百里冰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皇帝以爲這是有人在挑釁自己的權威,令林如海知揚州,兼巡鹽御史,就是爲了給他足夠的權利調查揚州鹽政。出京前,皇帝曾在書房私下召見林如海,而這是三品以上大員纔有的待遇,可見當今對揚州鹽政的重視。
鹽引分爲長引和短引,長引有效期一年,可以賣鹽到外地,短引有效期一季,只在本地售賣。林如海初下揚州,長鹽引已發完,短引只是銷往本地,數目不多也不奇怪。
然而到了年下,按例鹽商們就會爲來年的鹽引到官府行走。但林如海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城內小鹽商甚是殷切,大鹽商都沒什麼動靜。
若說有幾個如此,林如海會覺得這些人家大業大,自持底子厚,篤定了他不會扣發鹽引。可所有大鹽商都這般鎮定,卻有些不尋常,總不至於揚州城的鹽商都這般佛系吧?揚州府有過百鹽商,競爭甚是激烈,若真這般佛系,在揚州府早就混不下去了。
林如海不在意這些鹽商會不會拍馬屁,但皇帝對揚州鹽政寄予厚望,若是他手上鹽引不能出,揚州鹽稅一如既往,便是有負聖恩。鹽乃生活必須,按道理每年消耗皆有定數。除非別的省開了新鹽場,不再從兩淮鹽場購買,否則食言銷售是不會銳減的。
林如海疑心這些鹽商暗中勾結,想要以此要挾他。可細細一想又覺得不大可能,凡有鹽引便可爲鹽商。林如海若是狠辣一些,釜底抽薪,大可扶持新的鹽商。不過,不到萬不得已林如海不會這麼做。
正所謂人爲財死鳥爲食亡,這些鹽商背後皆有人撐腰,真將他們都取代了,就是捅了馬蜂窩。林如海並非初入官場的熱血小子,不會這般魯莽。他心中焦慮,卻也按兵不動,派人去探鹽商口風,探聽外面的消息,想要看看這些鹽商到底在搞什麼鬼。
另一頭,雲星用賈璉的方子新開的作坊都極賺錢。揚州繁華,對新事物接受程度高,新作坊所出本地便已銷售一空,根本沒有多餘產出銷往他處,賈璉和雲星也因此賺了不少錢。拿着這些錢,雲星迅速在揚州建起了一張暗網。
林如海近來爲了什麼事情徹夜難眠,雲星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