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反社會人格 (第1/2頁)
愛喫糯香藕餅的林妹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衆人皆全神貫注地聆聽着郭教授所言,甚至到菜餚全部上桌後仍渾然不覺。直至葉子提醒大家可以邊喫邊談時,衆人才如夢初醒般紛紛動筷用餐起來。
大家又開始邊喫邊聊了起來,郭教授說道:“其實還有一種在心理學上叫做(反社會人格)。”
小王連忙問道:“什麼叫反社會人格?”
小雪對着小王說:“你不要打岔,聽郭教授說。”
然後郭教授給大家講解起什麼叫反社會人格:“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又稱無情型人格障礙或社會性病態,是對社會影響最爲嚴重的類型。患病率在發達的國家爲4.3-9.4%,我國臺灣地區爲0.3%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特徵是高度攻擊性,缺乏羞慚感,不能從經歷中取得經驗教訓,行爲受偶然動機驅使,社會適應不良等,然而這些均屬相對的。
“反社會”一語雖系政治社會用語,但也從這一側面突出反映了他們對社會的危害,這類人在監獄和勞教機構佔相當大比率(40%-78%),不少是累犯或慣犯,往往因發生反應狀態而送精神病機構要求醫學鑑定。
反社會人格障礙雖然經常發生違紀行爲,但與一般犯罪是有區別的,儘管二者對所犯罪行爲均負有完全責任能力,司法精神科醫生和司法工作者應區分反社會人格犯罪和不法分子作案:一般犯罪者往往有計劃和有預謀地達成犯罪,反社會人格多不能;犯罪者違法目的明顯,反社會人格多受情感衝動支配,犯罪動機較模糊;犯罪者在他人受害時作案手法隱蔽和狡詐,企圖逃避罪責,反社會人格害人害己,而對自己的危害尤大;具有反社會人格的人較少造成兇殺或其他嚴重案件以致判處極刑;一般犯罪的人格固然是有缺陷的,但未達到人格障礙程度,而反社會人格則在心理活動的各個方面都有沉重的影響,反映在生活的各個側面出現持續和長期的行爲障礙。
早期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統親屬中有17%-19%爲反社會人格,但未得到後來研究的證實。”
陳述趕緊問道:“那麼郭教授,這類人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和危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