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的唐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緩了一口氣,秦懷柔接着說道:“自古以來,處在社會最底層的農戶,卻在土地上產出了人們賴以生存的糧食,家中有糧,心裏不慌,所以說它也代表着一個國家的根本。”
“那是不是說土地上產出的糧食越多,那說明國力越強呢?”一個年約十歲左右的孩子站了出來問道。
“你說的很對,百姓填飽肚子之後,才能更好的去發展其他的行業,士兵填飽肚子,纔能有更多的力氣上陣殺敵,”
“小郎君,那是不是說你讓我們讀書是不是讓我們明白更多的道理,就像你那樣能弄出來水龍、貞觀犁這樣的神物,來增加地裏糧食的產出呢?”
這個孩子接着說道。
“賓果,給你點個贊,你們都是農戶家的孩子,也都幫着家裏做過農活,知道其中的辛苦,如果可以提高農耕效率,是不是可以耕種更多的地,產出更多的糧呢?”
雖然年紀小的孩子不太明白秦懷柔的話,不過他們也見到了秦懷柔帶給秦家莊的改變。
“所謂少年強,則國強,只有體會過辛苦,才能更好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改變現狀,才能更好的振興,”
秦懷柔滔滔不絕的講述着自己對於“農”這個字的理解,不斷的引申到其他的行業內,期間用秦家莊大家能看到的東西作爲佐證,可謂對在場的趙先生和這些秦家莊的孩子們衝擊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