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之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方運從上面找一篇經義題目《求則得之》,不動用奇書天地,用縣令蔡禾教他的方法寫了一篇,然後再用書裏的方法評判。
方運仔細分析。
“我的這篇經義的等次應該不是丁,至少是丙中,甚至可能到丙上。我的經義的缺點是深度不夠,沒能全面闡述孟子的這句話,破題力度也不夠。但優點在於,我身爲現代人接受海量的信息洗禮,在‘立意’和‘列舉’方面超出普通秀才的水平,而立意恰恰是經義和策論重要的方面之一。”
“簡單來說,經義就是先解釋一下題目,然後再用自己的例子或觀點來印證之前的解釋,接着引用一些名家的觀點佐證,最後收尾。《求則得之》這個題目的意思是去求索、去努力就能得到,我通過天真的孩童、莽撞的青年和睿智的老人三種人的求索來論證,然後又引用前幾天學到的半聖的話來證明我的觀點,在基本結構上沒出任何問題。”
“接下來我要鍛鍊破題的能力,學會在一開始就用最犀利的語句讓考官眼前一亮,之後再以新奇的立意吸引考官,接着摸清楚考官的理念去寫考官喜歡的衆聖語錄。”
“不過,就算要迎合考官,也不能違揹我自己的理念!我是爲我的聖道作經義,不是爲了科舉而作!”
方運想到這裏,立刻覺察文宮輕輕一顫,才氣更加凝練,比連續苦讀三天更加有效。
方運更加確信自己的選擇。
方運繼續閱讀那本《經義述解》,足足看了三個小時,纔看出點門道。
“這《經義述解》的作者原本就是景國一個普通的進士,對經義的模式非常瞭解,對我有很大的幫助,但缺陷在於,他的思維太固化了,他太注重‘技’,涉及到‘術’就有些差了,更不用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