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沒想到,冀縣城門同樣對他們緊緊關閉。原來,這裏的守軍將領也堅信姜維已然叛國投敵,此次前來無非就是想要騙開城門而已。面對這番誤解與猜忌,姜維真是百口莫辯、無可奈何。走投無路之際,他唯有選擇朝南行進,向蜀軍統帥諸葛亮俯首稱臣。
而另一邊,諸葛亮尚未成功擊破由魏將高剛駐守的祁山營寨。不過當他獲知青、雍二州所屬各郡縣紛紛表示願意歸降時,立刻做出決策:留下一部分兵力繼續圍攻高剛所部,自己則親自率領大軍主力向北挺進。結果不出所料,蜀軍幾乎未遭遇任何抵抗就順利地平定了冀縣,並順勢攻佔整個天水郡。經此一戰,蜀軍聲名遠揚,士氣大振。
看似蜀軍勢如破竹,銳不可當,然則歷史上以弱勝強,多因強國自身混亂,分崩離析,或是強國懈怠,破綻百出,給了弱國可乘之機。
而諸葛亮所面對的曹魏,卻無此二者。曹魏歷經曹操、曹丕、曹睿三代賢明之君,朝堂之上更是人才濟濟,豈會自亂陣腳?
曹魏又怎會掉以輕心,給蜀漢可乘之機?此等良機,唯有第一次北伐時曇花一現。
自夷陵之戰後,曹魏便對蜀漢不屑一顧,衆多曹魏大臣如過江之鯽般,紛紛給諸葛亮寫勸降信。
那時的蜀漢屢戰屢敗,仿若風中殘燭,人才、錢糧、兵馬皆在夷陵之戰中損耗殆盡。當時的曹魏大臣皆認爲,諸葛亮此時若不投降,更待何時?
正是由於曹魏對蜀漢的輕視和傲慢,使得他們完全忽視了雍涼地區的防禦工作,未能給予足夠的重視和資源投入。
誰能料到,就在衆人都毫無防備之際,諸葛亮竟會毅然決然地發動北伐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