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風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另外便是計劃經濟本身所需要的高水平行政效率問題,假使真的有那麼一個官方機構,讓交換效率高到像是貨幣市場一樣,可以做到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擁有自己所需要的消費品,並且還能限制其系統腐化在一個可接受的範圍內,包持過程透明,這踏馬得是什麼神仙行政效率,別說二戰後了,在現在難道就能夠找出來一個像這樣的實體了嘛?其實也不是沒有。
最後便是老生常談的生產積極性問題,我們不妨想象一下,一個使用着計劃經濟的職業化分工勞動組織形式,他的交換效率還相當之高,高到了我這邊下單點一盤蛋炒飯,訊息馬上就被髮到了對應的廚師面前,而對於這個廚師而言,多費心力將其做的美味並不能夠硬性的獲得對應價值的物質獎勵,畢竟在絕對計劃經濟體制下就沒有價值這一概念。
就算我們並不排除就是有道德高尚的廚子對自己的每一盤作品都盡心盡力,但這過分缺少正向激勵的體制也必然會讓整個生產氛圍導向一個“夠用就行”,至少不會讓自己被處罰的生產氛圍,(其實就是我在書裏提到過的“人之本性”“趨利避害”,不過跟這位朋友沒有說就是了。)乍一聽是不是和刻板映像上的毛子氣質很像?不過拋開戲謔的調侃,計劃經濟的缺少激勵確實對生產積極性確實是一個相當嚴重的打擊,並且在那個時代除了調整生產要求以外,也確實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人們也總能夠找到新的“偷懶”方法以應對生產要求的提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因爲稀缺性、行政效率、積極性,以及其他所有我一時間想不起來的可能問題,就要徹底否決計劃經濟這一交換形式的意義嘛?
那到不至於,因爲一方面,這些困難並非完全沒有辦法克服,另一方面,計劃經濟也有着只有計劃經濟所獨有的優勢,絕對的優勢。
克服困難的方法其實很簡單,那便是繼續深化發展生產力,不僅僅是勞動生產力,讓生產變得越來越輕鬆高效,還包括着對社會結構理論發展的全要素生產力,如何提高實體對於生產的監督,如何提高交換的效率。
就比如我之前提到的幾個點,物質元素的稀缺性可以通過向太空擴張,以及對物理學的繼續發展,發展到最後人類可以自主合成所需元素來解決。
行政效率可以通過萬物互聯5G網絡的普及來實現,用智能網絡去收集那些用紙筆與口舌收集一輩子都收集不完的細節信息,再用這些及時有效的細節信息進行高校決策提升行政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