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明山居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心理方面,田建內心充滿了矛盾和掙扎。他知道齊國已經大勢已去,
無法與強大的秦軍抗衡,但又不願意輕易放棄自己的國家和子民。在決定向嬴政投降時,他或許感到無奈和痛苦,同時也可能存在一絲希望,希望通過投降能夠保全自己和部分族人的性命。
至於田建的女兒田曦及部分族人能夠前往百越九真鬱林地區,這或許讓他感到一絲慰藉。他可能希望自己的族人能夠在遠離戰亂的地方過上平靜的生活,同時也爲齊國留下一些血脈。
總的來說,齊王田建在亡國之時,外貌疲憊憔悴,內心矛盾複雜。他的決定既有無奈,也有對族人的關懷和希望。田建投降嬴政後,在秦朝的地位可能相對較低。作爲亡國之君,他失去了國家的統治權和尊嚴,成爲了秦朝的階下囚。
在秦朝統一六國後,實行了中央集權制度,秦始皇嬴政對各國的貴族和王室成員可能會採取一定的控制和監管措施,以防止他們對秦朝的統治構成威脅。田建可能會受到秦朝政府的監視和限制,他的行動和言論可能會受到一定的約束。
然而,具體的情況還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田建本人的態度和表現,以及秦朝政府對他的看法等。如果田建能夠表現出順從和合作的態度,他可能會在秦朝獲得一定的待遇和地位,但這也可能只是相對的,無法與他過去的國君地位相媲美。
在山東諸侯中,齊國的滅亡被認爲是最沒有骨氣的。面對秦軍的進攻,齊王建沒有抵抗,直接選擇了投降。他被秦國遷到了共地,齊國也成爲了秦國的一個郡。
看到齊王建的表現,許多人感到非常失望,將齊國滅亡的原因全部歸咎於他。然而,齊王建的昏庸無能固然是一方面,但並非全部因素。其中,用人政策的問題不可忽視。
齊國原本實行尊賢用能的用人政策,這兩者本應緊密結合。田氏代齊後,成立了聞名天下的稷下學宮,旨在籠絡天下賢能之士,爲統治階級服務。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稷下學宮發生了變化,成爲了類似智囊團的“學術機構”。
在齊威王時期,齊國面臨內憂外患,他本人也可稱得上是賢君,因此任用了許多有才能的人,並注重從稷下學宮中選拔人才。但隨着危機的解除和齊國的日益強大,齊國的君主開始變得驕傲自大,不再聽取稷下學宮中人才的治國良策,也不再任用他們爲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