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即便是白日,兩儀殿裏也是燈火通明。皇帝御極後大改了兩儀殿的內設,奢華擺飾一應搬空,緊跟着便搬到了西苑紫極觀,他雖不在兩儀殿起居,日常詔令下旨批閱奏章還是在此處,但近些時日來他已越發少的在兩儀殿議政,轉而傳了臣子去西苑,又令三省的重臣日常去崇文館當值,摺子都從崇文館過。
但西苑到底在禁中,雖說皇帝並無嬪妃,六宮虛設,但宮內還有正值妙齡的宮人往來,若鬧出豔事損得是天子的面子,所以爲避嫌臣工請見多還是在兩儀殿。
今日前朝有重臣請見,皇帝需在兩儀殿議事,他到時刑部侍郎譚卓恆已等了半個時辰。他掌刑獄,性格端肅,並不打聽皇帝行蹤,只老老實實候在殿外等待皇帝傳喚。
私下會面皇帝便未曾換下道袍,先傳了譚卓恆進來。
“你怎麼還不走?”梁安捧上浸了香草的熱水給皇帝淨面,譚卓恆是他母家姨弟,皇帝相處起來更爲隨意,並不顧及許多繁瑣規矩,命宮人端來置了銀炭的暖凳讓他坐了。
年底刑部需要裁斷決獄,譚侍郎本該是最忙的時候。還有一樁更緊要的事是來年對死刑犯的秋決,死刑複覈須經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司會審,最後再呈給聖上決議。算日子,刑部確實應該將寫着死刑犯名字的黃麻紙送來兩儀殿御筆硃批,但這些也只需要刑部將東西送到,皇帝勾完之後自有中書省詔敕政令。
譚卓恆卻等了足足半個時辰,足見有要事面聖,還不是小事。
“是有樁緊要事,”譚卓恆自帶來的那沓黃麻紙中抽出一頁,“還是早些時候永平伯家的案子,大理寺審議後認爲永平伯世子朱熙殺害其妻一案證據確鑿,判了死刑,這案子到了都察院那邊卻被打回來,讓刑部複審。”
皇帝坐在紫檀木御座上,自有宮人去捧了卷宗呈上來。
卷宗不長,攤開在長案上,一目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