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八景依次是:“簫臺明月”位於蕭臺峯,傳說周靈王太子晉經過樂清時,見風景秀麗,遂在西邊山頂上壘石爲臺,弄蕭奏樂,引來羣鶴飛舞。古人已去,空留明月。在月圓之夜佇立山巔望月,分外空曠明亮。周邊和風輕拂,似簫聲飄緲;林木隨風起舞,如爲古人弄簫伴舞,是爲“簫臺明月”。
“東塔雲煙”位於東象山,山上有宋熙寧年間古塔一座,高九級,聳立山頂。詩曰:“海月四更移塔去,天風萬里擘鬆開;煙消日出無人到,獨自看雲山上來。”東海日出之時,霞光映山雲煙繚繞,堪稱壯觀。
“白鶴晨鐘”是指白鶴寺僧做早課時的悠悠鐘聲。相傳晉時隱士張文君舍宅爲寺,建寺之日,有白鶴飛鳴其上,故名“白鶴寺”。
“紫芝晚磬”指的是紫芝觀晚堂經課時清亮悅耳的磬聲。早晚道士誦經,有磬聲相伴,晚間城鎮漸靜,觀中銅磬聲能遠揚數里,籠罩山下城鎮,成爲一景。
“雙瀑飛泉”,在縣城西北丹霞山南峭崖上,高數十丈,西山諸水匯流從此出口,分兩派沖瀉而下,形如白鶴雙翅。
“西岑松雪”位於西象山。晉時山頂有一座十三級石塔。雙巒插空,翠阜中峯,修竹籠煙,茂林卷霧。峯巔有一棵大蒼松,孤高挺立,一遇降雪虯枝皆沾雪花,其姿態倍增蒼勁,孤傲絕世。
“雲門福地”,指雲門觀。詩曰:“古帝南巡事已非,土階茅屋尚依依。夜深月底吹簫去,度得雲門一曲歸”,堪爲神仙所居之處。
“蓋竹洞天”,位於鎮西南三公里的蓋竹山上。“寶光長耀山中月,仙蹟深藏洞裏天”。怪石林立,谷幽峯奇,竹林茂盛,有“世外桃源”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