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襄陽每年秋冬都會在城西架設浮橋,方便與北岸樊城(鄧城)的車馬陸路往來,汛季漢水大漲時或者有大宗物資需要直接運往上游的金州、漢水等地,浮橋就都會拆除掉。
不過,紹隆八年年底,除了襄陽城西臥龍集渡口照舊例架設起一座浮橋外,襄陽府衙又徵募輜兵民夫在城東魚梁洲與鹿門山之間架設了一座浮橋。
漢水自西往東流入襄陽府境內,但在襄陽城的東北,近乎是拐了一個直角大彎,流向折轉南下,往郢州、復州境內而去。
自北而南的唐白河在流經整個南陽盆地之後,也差不多是在這個直角大拐彎的頂角處流入漢水。
千百年來,漢水及唐白河上游數以億計的泥沙沖積而下,在這處大灣裏沉積形成一座南北綿延近二十里、東西寬十一二里的江心大沙洲。
先秦時有人在沙洲的邊緣用土石橫截水流,留下幾道缺口,以竹木所制的魚簍放置在缺口後捕撈魚獲——古時這種捕魚方式名爲魚梁,於是這座沙洲千百年來被人們稱之爲魚梁洲。
襄陽城東有一大片泥沙沖積形成的灘地,魚梁洲與之隔江相望,乃是魚梁坪。
魚梁洲東面,迫近漢水東岸的鹿門山,乃大洪山餘脈,亦是漢水東岸郢州北上南陽的門戶之地——魚梁州南側的石灘地,因爲地脈與鹿門山相接,又名鹿門灘。
魚梁洲將轉折南下的漢水一分爲二,東水道乃是通往唐白河口的主航道,西道乃是通往襄陽城北津渡的主航道。
京襄工造日益繁盛,魚梁洲東水道也是越發的舟楫如林,每年都有成千上萬艘商船途經於此,將雲陽、泌陽等地所產的鐵器、棉紗、棉毛織品、木材、茶藥等商貨運往荊湖、江淮等地,甚至途經杭州、揚州、潤州出海,遠銷海外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