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魚梁洲與鹿門山之間的東水道之上架設浮橋,雖然說沒有完全將漢水水道完全封閉起來,航船還可以通過西水道前往唐白河水道,但對日益繁盛的船運也有所妨礙。
世人正疑惑間,等紹隆九年的年節過後,府衙又徵募上萬輜兵、民夫在魚梁洲浮橋南北兩側築起大堤——從魚梁坪東灘開採卵石,用竹編大簍承之,沉入魚梁洲與鹿門山之間的水道之中截斷水流。
這時候世人才恍惚大悟,襄陽府衙這是要在漁梁洲與鹿門山之間建造大鐵橋。
魚梁洲與鹿門山之間的東水道寬一百五十丈,此時京襄工造再強,也絕沒有能力直接建造橫跨一百五十丈的超級鐵橋。
修建漁梁洲大鐵橋,就需要先在漁梁洲與鹿門山之間的水道上下游修築大堤,將水排空後在河牀上建造三十組超大型橋墩,然後將一段段拱形橋樑架設到這些橋墩之上,連接漁梁洲與東岸鹿門山的陸地。
又由於魚梁洲與魚梁坪之間的水道更爲開闊,寬逾四百丈,同時還承接汛季猛烈的洪水衝擊,短期內不適宜建造超大型鐵橋,到時候會用固定的浮橋連接魚梁洲與魚梁坪兩岸。
在這一系列的工程完成之後,除了漢水東西兩岸有固定橋樑連接外,舟船又可以從鐵橋拱洞間通過,不會中斷航運,纔可以說是初步打通襄陽的水陸交通瓶頸。
即便是取了一些巧,魚梁洲大鐵橋不要說十多年前想都不敢想,放在當下也是超乎絕大多數世人想象的超級大工程——雖說京襄這些年也積累了不少鐵鑄修造的經驗,但以往所造鐵橋,最寬也不足魚梁洲大鐵橋的三分之一。
之所以將襄陽大橋建在漢水轉折南下的魚梁洲與鹿門山之間,除了藉助江心魚梁洲大幅縮減鐵橋的建造體量外,還有一個關鍵性的技術原因,就是魚梁洲東西兩側的水道,汛季時東水道受水流衝擊最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