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騎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徐良已經很久沒和老同學一起喫飯了。
今天晚飯鍾勇請客,喊上徐良和張小斌,傍晚時分,三人在豐儲街橋頭碰面,這條街煙火氣濃郁,飯店小喫多如牛毛,三人都自詡老饕,口味刁鑽的很,這也不喫,那也不嘗,溜溜達達拐到沿着奎河的興隆街,鍾勇指着一處門頭說就這家吧,最近網上挺火的。
門頭上寫着印着一個女人的頭像,後面是“老拾手擀麪燒烤.原慶雲橋老店”。纔剛下午五點半,店裏坐滿了人不少,門口等位的凳子也坐滿了,一排帶着拉桿箱的年輕人低頭刷着手機等待叫號。
“到處都是特種兵,比咱本地人還會喫。”張小斌說,“抖音上鋪天蓋地都是彭城美食,有不少別說喫過了,我聽都沒聽說過。”
鍾勇說:“這就是網絡的放大作用,咱彭城也算得上網紅城市了,還是美食序列。”
張小斌嘴毒:“咱這兒的美食全是紅肉和碳水,重油重辣,天天喫頓頓喫,好好的人過來,脂肪肝回去。”
正聊着,一箇中年婦女路過,脖子上巨大的金飾掛件誇張而耀眼,她看見鍾勇當即上前握手,口稱鍾主任你最近咋樣,有日子沒見了,是來喫飯麼,沒有位子?我安排。
於是三人就越過所有排隊食客,優先得到一張桌子。張小斌問那娘們是誰,鍾勇淡淡說那就是老拾的老闆王姐。張小斌恍然大悟:“就是門頭上那個人。”
烤串轉眼就上來了,張小斌點了一支菸,左右踅摸,滿耳朵都是普通話,可見本地顧客不多,他再次感嘆,萬萬沒想到彭城能成爲旅遊城市,不知道得帶動多少GDP。
“帶動不了多少,都是窮遊,喫完了打車就去高鐵站了,你沒看都拖着行李箱麼。”鍾勇動作嫺熟的在小爐子上加熱着肉串,撒着孜然粉,“旅遊本來鏈條就短,無非喫喝住宿打車門票,對GDP的貢獻真沒那麼大,但是對彭城文化歷史的弘揚傳播是有着極大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