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圓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小閣老,你來看看這篇策問,年輕人的思路興許和我們這些老傢伙不同。”
楚青崖聽了這稱呼,眉眼一跳,放下茶杯。身爲總提調,他本就有督查考試各個關節之責,只得起身往桌前站了,立刻有人給他讓座。
他刑獄出身,素有酷吏之名,可往窗前振袍一坐,便如文曲星君投了凡胎,通身都是讀書人的清貴氣象。這時衆人才想起來,面前這位不僅是先帝欽點的閣臣,還是當年那個十五歲便中解元的天縱奇才。
弘德元年的春闈殿試,若不是有人作弊,他取了三鼎甲也未可知。但誰又能說,狀元郎的官途比他順暢呢?十年歲月彈指過,昔年名動京城的少年已成朝廷重臣,光陰沒有磨礪掉他與生俱來的鋒芒,卻將金水煉成鋼,美玉鑄成劍,鋼鋒所指,一往無前。
楚青崖拿過那張試卷,不動聲色地通篇瀏覽,十五張紙寫到最後一格。
策問有兩道題,一道是“燭之武退秦師”,問秦師該如何取鄭;一道是“鄭伯克段於鄢”,問如何從本源規正人倫,閱卷官們的分歧在於第二道。
“鄭伯克段於鄢”的故事出自《左傳》,說的是春秋時期,鄭國夫人武姜厭惡難產所生的鄭莊公,卻偏愛順產的公子段。鄭莊公登基後,捧殺謀逆的弟弟,讓他自取滅亡,並軟禁母親,後來又和母親重歸於好。
針對這題,考生第一要罵鄭莊公不兄不孝,第二要罵武姜沒當好母親,第三要罵公子段謀逆。根據這三點,反推教化之策,便水到渠成。
但這個考生是怎麼寫的?
楚青崖頗有興致地讀了第二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