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土地廟前香火正旺,來上香的人,都是些布衣荊釵的底層百姓,幾家賣香燭紙錢的老嫗,一家賣弓箭的啞巴,還有些賣燒餅喫食、瓜果蔬菜的商販,無精打采地坐在攤前打着盹兒。
大中午的,阿意自然不會來。公蠣環視一週,重重地嘆了口氣,茫然地看着手中月季嬌豔欲滴的花瓣。
賣南瓜的豁牙駝背小販熱情地同公蠣打招呼:“公子今天好早!新摘的南瓜,要不要嚐嚐鮮?”他牙齒漏風,把“早”讀成了“找”。
公蠣擺擺手,懶懶道:“多謝啦,我不愛喫南瓜。”
一個小販挑着高高的竹屜,探頭賠笑道:“客官,麻煩借個過兒!”公蠣連忙躲開,站在甬路邊的松樹下。
原來是個方面大耳的中年侏儒,滿頭大汗,以手做扇,四處張望了下,可能見周圍遊客不少,嘴裏唸叨道:“先擺這裏好了。”熟練地將兩個半人高的竹屜在樹蔭下襬好,拿出幾隻捏好的小狗、小豬、小馬什麼的,插在對外一側的竹筒上,接着拿出紅黃白黑等各色彩泥來,以小鑷子、小剪刀等爲工具,三下兩下,捏出個輕紗遮面、半抱琵琶的美人兒來,用竹籤一紮,照樣插在竹筒上。
原來是個捏泥人兒的。他見公蠣目不轉睛地看,嘿嘿一笑道:“昭君出塞。”嘴上說着,手裏不停,捏了一朵紅豔豔的月季出來塞給公蠣,混入一捧月季中,竟然同真的一樣,不仔細看難以分辨。
公蠣伸出拇指讚道:“好手藝!”
捏泥人的一張粗糙大臉顯出討好的表情,訕訕笑道:“讓您見笑。”瞄着公蠣,挖出一團團泥巴又搓又揉又捏,再用小毛筆描描畫畫,很快一個栩栩如生的小人兒捧着一束月季,滿面愁苦,可不正是公蠣麼?
豁牙小販也過來湊熱鬧,道:“您也捏一個我來瞧瞧,我拿一個南瓜來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