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阿隼神色凝重了起來:“祭祀。用活人祭祀,你懂嗎?”
用活人祭祀,人祭。
公蠣反應過來,飛快問道:“祭祀誰?”
阿隼用鼻子哼了一聲,道:“總算問了句靠譜的。洛陽城下有隻三腿金蟾,聽說過嗎?”
洛陽金蟾,多次出現在老龜的故事之中。據老龜講,人稱洛陽地脈奇異,爲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商周魏晉皆建都於此,實際上,是因爲洛陽地下有一隻巨大的金蟾,使得此地紫氣升騰,山川形勝,最是適宜成就霸業。雲上古時期,洛水之濱集天地靈氣生出一隻三足金蟾來,因洛陽地脈豐益,金蟾逐漸長大,並與山河樹木連爲一體,今日已經不可方物,難以估量,每年的吐納足以影響洛水的漲落等等。
老龜講得煞有介事,公蠣聽得嗤之以鼻。以公蠣的理解,若是真有修行千年的靈獸,早已修成正果,最不濟也像公蠣這樣修個人形出來,怎麼可能仍然潛於洛陽地下呢。老龜對公蠣的質疑很是生氣,卻講不出足以讓公蠣信服的理由。
但從阿隼口中講出,公蠣卻覺得一點都不可笑。
阿隼道:“這隻金蟾在地下已數千年,已經同山石土地長在了一起。”他用力跺了跺地面,道:“如今腳下,到底是真正的土地還是金蟾的身體,誰也不能確定。”
公蠣想起老龜的話,喃喃道:“邙嶺,邙嶺是它的背部。”怪不得民間有“生在蘇杭,葬在北邙”之說,表面看邙山雄渾逶迤,土厚水低,宜於殯葬,原來有金蟾揹負,自然是塊風水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