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寡貨 (第10/10頁)
大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從平遙出發去北京那天,我借不到自行車,天上下着雨。我一個人揹着圖紙資料和行李,走了7公里路到火車站,帶着一身泥漿,坐上當天的夜車到太原,再從太原轉車去北京。到了北京,我找到了建設部和文化部的有關負責人,向他們彙報了平遙古城的重要文化價值。當時北京的幾位有影響力的老專家都還在,如建設部高級工程師、全國政協城建組組長鄭孝燮,文化部高級工程師、全國政協文化組組長羅哲文。羅哲文見到我的第一句話是:阮老師,您趕緊想辦法去洗個澡吧。我當時完全像叫花子。
羅老和鄭老看了我帶去的資料,都傻眼了,說這麼好的東西,一定要保護。我說那就請你們去平遙走一遭。他倆是國內古城和古建築保護的重量級專家,都很熱心,很快就以全國政協常委的身份來平遙考察。山西省省長出來接待。鄭老對省長說,新規劃是“刀下留城”的規劃,是高水平的規劃,你們應該認真執行。我就對他們說,趕快把它變成紅頭文件。
除了讓平遙接受新規劃,我還在北京說動羅老撥專款用於修復已經受損的平遙古城牆。在羅老的斡旋下,文化部撥了8萬元。當時的8萬元相當於今天的800萬元,是筆鉅款。我怕款子不落實,讓當時還是研究生的李曉江給我盯着。他先到北京盯,看着這筆錢從文化部的賬上劃出;再到平遙等,兩天後,錢到賬了,平遙縣縣長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讓李曉江繼續留守平遙,建立一個古城牆修繕委員會,成立一支古城牆修繕工程隊。這樣,總算是把平遙古城保存下來了。
但是,過程中還是有反覆的。1986年以後,去平遙參觀古城的人多了,古城裏的縣政府招待所要擴建,要蓋成4層的方樓房。同時,設在文廟裏的平遙中學也要建新樓,校長還放言要蓋得比金代的大成殿還漂亮,要5層樓高。我在平遙安插了“眼線”,一得到消息就趕過去,新樓都蓋了一半了,我硬是想辦法“砍”下來2層。保護古城,一分鐘都不能鬆懈。
後記2:
八十年代國道上車匪路霸現象猖獗,偏僻地區尤其如此,全國都如此,並不僅僅是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