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臨安城外餘杭縣,餘杭縣上好登樓。”三娘笑吟吟地說。
酒樓到了宋代,那是分外的豐贍富麗起來。有宋一代,光汴京就有上百座名樓。什麼“白礬樓”、“忻樂樓”、“遇仙樓”、“鐵屑樓”、“看牛樓”、“清風樓”……各具特色,出產的“玉練槌”、“思堂春”、“雪腴”、“內庫流香”種種名酒更是爭奇鬥勝,有口皆碑。南渡之後,康王趙構秉承乃父習氣,更貪安逸遊樂。一俟局面安定,那杭州城內的煙雨樓臺,飄香舞榭便翻新鬥巧地興盛起來。
好登樓位於餘杭地界,是座跨街騎樓。門斗甚大,門口兩旁攔着兩道亮鋥鋥的黑漆杈子,用來阻攔路上的閒雜人馬。樓下排了三四十席散座兒,樓上則有二十多個閣兒,一律翠綠簾幕,文繪藻井,當街臨窗望去,便見遠山秀水,端的與衆不同。
這時,靠近左首的窗前,正坐了對中年夫婦。男的神情脫略、身材長大,只穿了件灰布長衫。女的卻是柳葉彎眉、杏核靚眼,恬靜明麗。
衆人多有注意那女子的,見她周身打扮也只是一襲半臂、一條藍裙,荊釵素面,卻風致嫣然,語笑如菊。
兩人都是三十五六歲年紀。只聽那女的笑道:“傲之,你可知道這好登樓上曾有副名聯?”
那男人噢了一聲,抬眼看向三娘。
這兩人正是預先知機避出鎮江府的沈放與三娘夫婦。沈放內人名喚三娘——說起他們這段姻緣倒有些離奇,不過那還是十年前的事了。沈放對妻子一向敬重,不由就側耳聽她細說。
只聽那三娘說道:“我聽說書的相公說過,天下名樓世傳共三十有六,臨安的‘樓外樓’、洞庭的‘岳陽樓’、金陵的‘五閒樓’、汴京的‘樊樓’、襄陽的‘西樓’、再加上這座‘好登樓’號稱爲六座樓中之樓。別的樓之所以稱爲名樓的原因我不知道,但這好登樓的成名卻只怕是因爲一段掌故。”
沈放又“噢”了一聲,他知三娘雖爲女流,但見聞極廣,自己一向也最喜歡聽她講故事,雖非經傳所載,卻更加活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