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封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領頭那壯漢手持大戟,冷冷看着兩人,心中也是暗驚,卻不料這千嬌百媚的小女子竟能有這等力道,一掌打死自己的駿馬,單論力氣倒是也能與自己一戰。
他也聽聞過江湖中武林人士的神威,不過自己並未遇上過,一應見識也只是來自於傳聞和往常的經驗。他自有從軍,後脫身至龐太師門下,偶爾遇見的所謂江湖人也不過是毛賊路匪一類,卻是不曾遇見過真有神功在身的人物。畢竟各大門派腦子都很清楚,誰也不會去跟當朝一品的太師爲難,往日裏能避就避,該慫就慫,甚少與朝廷其真正的衝突,自然也就沒有漏了底細。
這人雖是練武,不過尋常打鬥都是在兩軍陣前,總有周圍同袍一起作戰,自己單打獨鬥的時候不多。如今趙禎治世,天下太平,他自從投身龐太師帳下之後倒很少有出手的機會,唯一見過的高人也只是某些門派中投靠龐太師的弟子,實戰經驗倒是有些不足。
江湖和廟堂從來都是對立,門派和朝廷也是長久地不相往來。無論因着什麼原因,門派弟子投身朝廷之後便算是與本門斷了關係,之前的所謂師父師兄弟都再無瓜葛,自去居廟堂之高,不再處江湖之遠。
當年大宋和北遼開戰,各門派中都有不少仁人義士投身軍陣,爲國捐軀。只是他們這一投身,也算是自行出了師門,入了皇家的門庭,再不算是各家的弟子。雖然之後衆人相處依舊順遂和暢,一應往來也是如常,但是就再不能多說朝廷和門派的事情,只能以普通友人相處了。故而澶淵之戰以後,雖然大宋朝廷依舊爲江湖人大開方便之門,招賢納士,但各門派中甚少有人願意參與其中,也是國難已競,不想再爲朝廷賣命。
不過這壯漢雖甚少與江湖人動武,一身的功夫卻也是真實不虛。畢竟兩國交戰的戰場之上,比之江湖人尋仇打鬥卻是厲害許多,他雖震驚於清平夫人的掌力,對面前兩人到也不是十分擔心,暗想着以自己的一身功夫,對付這兩名年輕男女還是十分輕鬆。
只是他這一念之差,卻是將自己推入了十分危險得境地。誠然他的皮肉和功夫都十分高明,一身內勁也有了些成就,但面前的兩人畢竟是長生老人的親傳弟子,真打起來其實以清平夫人一人便能冒險取勝,再加上旁邊的一個陳風崇,卻是遠遠要勝出他許多。
這壯漢不知其中關竅厲害,只多看了清平夫人兩眼,便一抖手中大戟,挑動着槍頭朝着兩人殺來。他的這一套槍法源自軍中,乃是萬軍之中對敵之用,尋常戰場之上只要舞起這杆近百斤重的大戟,一個橫掃之下就能叫一羣敵軍倒地身亡。只是他今日一戟刺出,卻是不如平時那般收穫全功,只見那清平夫人閃身一躲,一掌斜斜劈下,便將他直取兩人胸膛的一招震朝一邊,其中力道之大,竟叫他一時有些握不住兵器。
始終是萬軍中殺出來的人物,他一擊不中,又見清平夫人閃身朝着自己攻來,本能地向後一抽手,將那柄大戟收回。大戟的尖頭兩邊都有金鐵鉤鐮,鋒利無匹,那人抽手之時又是用上了旋勁,大戟的槍桿在手中轉着向後收去,那鉤鐮便像鑽頭一般地朝着清平夫人的後心攻來。
清平夫人也不敢託大,又是一聲輕喝,腳尖點地,整個人向後一躍一翻,躲過了飛速而來的鉤鐮。那人又是一把握住槍桿,橫掃一招,將一旁靠近的陳風崇逼退兩步,自己舞起手中大戟,大步向前,朝着清平夫人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