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封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又說徐方旭這邊,因着啓程的時間較早,離衆人約定在南少林齊聚的三月初三還有些時日,故而他卻不像那武僧來報信時一般火急火燎,只是騎着駿馬,不疾不徐地朝前趕路。
大宋律法森嚴,尋常人不能在城裏騎馬。徐方旭並無文武功名在身,倒也不願去尋這等麻煩,只是撿着山野小路,一路尋着朝南少林去。原本長生老人和南少林寺的關係極好,早年間還願意動彈的時候,倒也領着徐方旭和孫向景去過幾次南少林。只是長生老人出門都是遵着古風儀仗,向來是乘車坐轎的;加上當時徐方旭等人年紀還小,這幾年不走倒也生疏了許多,路上多有疑惑之處,都要向一旁的村民請教些許。
雖然日子還不到三月初三,但是沿途的道路兩旁也已經有不少人開始爲祖先的墳塋打理些許,又是祭拜,有些大戶算了年頭時日,還要舉辦些法事,爲九泉下的先祖積福積德。
大宋墓葬禮數遵循古法,一應都是土葬。鄉紳豪富人家或有族地,尋常百姓,特別是外來落腳的就沒有這等好事,只尋個風水過得去的地方,或是林中,或是路邊,埋葬族人,也就是了。
這幾日來,徐方旭不知爲何,總是心中思慮情感繁多,既有他正身陷知見障的緣故,也有一路上所見所聞激起的心緒。他出來的早了兩日,並不知道三師兄陳風崇已然得了生父的消息,不能爲他感到開心,只能自己一路看着路邊的青磚八角墳塋,或是香燭紙火瓜果供品俱全,或是野草叢生木塌磚裂冷清,都是別有一番情緒蘊含其中。
正如師孃多年前唱過的一段小調所言:“三月三日是清明,家家戶戶去上墳。有的墳上飄白紙,有的墳上冷清清。深重追遠來祭祀,焚香頂禮是兒孫。一年一度行孝道,每逢佳節備思親。[*]”這一路上的各種拜祭情景,卻是叫徐方旭心中五味雜陳,頗有所思,又一無所獲。
他如今身陷知見障劫數之中,雖然有長生老人開導勸慰,又得授了諸多道家清心明性的經文,始終自己缺了一個契機,難以突破心障,一直不得解脫。
原本徐方旭就是少年早慧,有因着孫向景的事情,早早便揹負了重大的責任。雖然現有仁欽桑布上師開導點化,後又得了諸多機緣治療孫向景的疾病,已然叫他將心中的執念與糾結放下了不少,不至於再像當日吐蕃岡仁波齊聖山腳下一般,會被事情激得熱血攻心,但是心障就是心障,他這等情況還是比尋常練武人要嚴重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