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從一個近代來華採集茶種的英國人福瓊robertfortune的著作《居住在華人之間》aresidenceaongthechese中看到有關記載。1849年,這個英國園藝學者在從浙江西部到福建武夷山的途中,由於氣候炎熱潮溼,他和隨從都被蚊子叮得整夜無法閤眼。後來他的隨從購買了一些當地人使用的一種蚊香,這種蚊香對驅殺蚊蟲很有效。後來他把這一信息帶回歐洲後,引起西方昆蟲學家和化學家的極大興趣,紛紛詢問他這種蚊香是由何種物質所合成。後來,他在浙江定海瞭解該蚊香的配方,發現此種蚊香由松香粉、艾蒿粉、菸葉粉、少量的砒霜和硫磺混合而成。
儘管中國古代已經有蚊香,但進行技術革新並使之進行工業化商品生產卻是由外國人首先進行的,這說起來不免讓人遺憾。
敬酒
酒過三巡,演武場裏大半人都有些醉意醺醺了,楊大媽抱怨着,明兒一準許多人都爬不起來。安寧隨口接道,那不如再做道解酒湯。
楊大媽撓頭道,“解酒湯?咱這兒能做麼?”
安寧笑道,“其實就是酸辣湯,拿罈子裏泡的酸菜切細,再切些筍絲、肉絲、豬肚絲什麼的,放些鴨血、豬血也行,打個雞蛋花進去,多放些胡椒,調成酸辣味,湯就成了,暖胃醒酒,正宜秋冬節氣。”
楊大媽道,“這個簡單,聽着就開胃,那咱們試試,反正東西都現成的。”立時就讓人烹製去了。
眼見天色已晚,楊大媽和那些婦人一商議,她們今晚就不回去了,安寧邀了楊大媽晚上去她那裏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