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郭海英直接說:“學生們有這個水平的,寥寥無幾,劃拉劃拉,在南河大學和工大中,從本科生和碩士生裏面,一共找了八位,剩下的,我找的是老師,還有研究員。放心吧,都是這方面的專家,保證不會出錯。”
許如意半天沒吭聲。
她是知道的,這年頭老師的工資低,而且現在還不流行知識變現,像是郭海英他們給燎原廠定時上課,這就是最好的掙外快方式了——雖然有些奔波,但許如意大方啊。
一般的老師們想要搞個副業掙點錢,只能寫文章,不過許如意可是收了不少筆稿費了,她必須說——她當時想靠稿費養家的想法太幼稚了,根本不可能。
一篇稿子千字幾塊錢是不少,但是三千字的稿子,又是這種學術性的,也就是她自帶記憶,所以寫的還多點,普通人根本寫不了幾篇。更何況,寄過去也不一定發表,定了發表不一定哪天排上,排上了刊物出來一個多月才發稿費,郵寄到手又要一個多星期。
過年的錢六一兒童節能花上就不錯了。
產量少,速度慢,只能偶爾補貼家用。
只是沒想到,她這麼少的工資,居然能請到專家——郭海英不是個喜歡說大話的人,她說專家,絕對專家。
果不其然,等着週日見了人,她才發現,個頂個的都是人才,什麼研究工藝的,研究電機的……總之,全部對口,這羣人,別說給她當翻譯了,就是給她當顧問,也都夠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