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作繭自縛 (第5/7頁)
招財的小白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馬良看了趙岐一眼,開始給士頌介紹起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原來這些人,都是在武陵傳語,以及武陵學院新刊印的書籍的吸引下,來到荊州,進入武陵學院治學的名人。
其中不少人,都在士頌的州牧府裏掛了官職的。
士頌定荊州以後,先是收拾世族,後是應付揚州之亂,接着便一心撲在北上勤王之事,哪裏會關注,有哪些大儒名士,進入了武陵學院呢?
許慈,師從劉熙,乃是南陽本地名儒。南陽變法,對付世家的時候,許家是主動響應新法,爲此,還特地給許慈掛了南陽郡治中從事的官職。
袁徽,聞名天下的名儒,本來隱居交州,因爲看了武陵傳語,知道了武陵學院,特地到武陵學院治學,傳播儒學正道。他爲人正直,治學嚴謹,很得學子敬重,甚至成爲了學院招攬隱居名儒的旗幟。
孫嵩,北海名士,因救助趙岐被其舉薦爲青州刺史,後轉豫州刺史。退休後客居荊州,士頌定劉表後,對士頌的新法很是贊同,認爲乃是去除漢朝弊病的良藥,在武陵學院中爲新法吶喊搖旗。
李撰 、尹黙,兩人都是益州人士,因仰慕司馬徽、宋忠的學問,不遠萬里,來到武陵學院治學。乃是學院中年輕儒者的領袖人物,對士頌更是推崇有加。
他們兩人甚至在儒學年輕一輩中,和士頌齊名,被稱爲“復興儒學三俊才”。兩人多次在武陵傳語上,爲士頌在日南郡的行爲解釋,表示那不是暴行,而是懲戒蠻夷,興儒學於化外。頗有一凡“自有大儒爲我辨經”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