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學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日本有這樣一個故事:北條氏康在戰場上同長子氏政一起喫飯,可以想象戰時的飯食是很簡單的,只有米飯和湯。然而,氏政喫着喫着又往飯里加了一碗湯。此事北條氏康看在眼裏,記在心上。他馬上產生了聯想,爲什麼氏政連自己飯量有多大心裏都沒有數呢?從喫飯喫到一半時又往飯中加湯,至少可以看出氏政是個沒有遠見的人。
北條氏康的擔心,日後不幸變成了事實。三十年後,由於氏政缺乏遠見,最終被豐臣秀吉的大軍圍困,同弟弟氏照悲慘地戰死了,稱雄一時的北條氏從此日趨消亡。
預見思維是用將來、用可能出現的情況對現在進行彈性調整的思維方式。預見思維的主要作用包括:一是使領導者提高預測能力,跟上時代步伐,適應形勢發展需要;二是可強化領導者的創新意識,預見思維與超前意識在本質上是相同的;三是有助於領導者決策科學化。“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1。可能性:它是在立足於現實的規律性基礎上,對未來的各種可能性進行分析的思維過程;
2。調整性:一旦把未來描述出來之後,就對現存的事物起到指導、調整作用,並逐步實現未來的目標;
3。模糊性:預見思維既然是對各種可能性的預測,它也就具有這樣或那樣的不確定性。預測的結論可以作爲我們思考、處理問題的重要依據,但不能成爲全部工作的準繩;
4。創造性:預見思維是對未知事物的探索,這種思維的建構主要形式是創造性聯想,是一種由共性探討個性的思維過程;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和全球化技術革命的發展,對領導力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21世紀的企業在做好今天的事的同時,更需要關注未來的發展。創新也不再僅僅是對需求的“快速反應”,更是基於前瞻性的戰略眼光。這些都關係到“有遠見”的領導力。
2014年,谷歌首席執行官拉里·佩奇登上了TED(即技術、娛樂、設計)大會的舞臺,與美國著名訪談節目主持人卡利·羅斯進行了暢談。在談及公司失敗的原因時,佩奇解釋稱:“導致公司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這些公司缺少預見能力,因此也未能把握未來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