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學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觀點直讀
“持經達變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有原則,卻必須因人、因時、因事、因地而應變,以求制宜。”
——“臺灣交通大學”教授、管理大師曾仕強
堅持做人做事的原則
案例鏈接
美國數字設備公司創建於1958年,後來發展成爲美國數一數二的大公司。公司總裁奧爾森爲公司制定了不輕易裁員的原則,員工們都親切地稱公司爲“工程師的伊甸園”。在1982年經濟低迷時,奧爾森也面臨着非常大的壓力,當時全美幾乎所有的公司都在裁員以縮減開支,而他依舊不裁員。他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道:“我們從來沒有承諾過永遠不會解僱人員,但是避免這種事情發生是一種應有的常識,一家公司需要裁員那是公司的管理出現了問題,公司應當來承擔責任,而不是讓員工來承擔。”奧爾森堅持的是不裁員的原則,在困難時期這種做法讓他的公司很艱難,但也爲他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與奧爾森相同,松下幸之助也奉行不裁員的原則。1929年經濟危機時,生意非常難做,全球出現了大規模裁員現象,松下幸之助的手下也制定了“生產減半,員工減半”的政策。然而松下幸之助看了報告,做出了“一個員工都不解僱”的決定。到了1950年的時候,迫於日本政府的壓力,松下幸之助不得不進行了一次裁員。松下幸之助談起此事說那是讓自己最悲慟的事情。
老子說“不失其所者久”,意思是不丟掉自己的原則的人才會長久地立足。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優秀的領導者應該有做人做事的基本方式方法。敢於堅持原則就是領導者的魅力所在。優秀的領導者知道正是由於自己堅持原則,才支撐起了讓下屬信服的基礎,否則又怎麼能讓人信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