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學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馬雲曾經說過:“錯誤越早犯越好。”錯誤就像是一種病毒,它初期的影響可能不大,會一直潛伏在企業裏,等到突然爆發的時候,企業往往“病入膏肓”,難以治癒了。對於領導者來說,每一次錯誤都是一種經驗的累積,如果能從每一次的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並加以反思總結,錯誤就會成爲企業發展的墊腳石,將基業越墊越高。
無論是創業還是管理企業,總會有一些可能面臨失敗的決策,這時不要猶豫,因爲成爲出色的領導者不可或缺的一項經驗就是失敗。美國多布林諮詢公司總經理拉里·基利有一個被稱作“基利定理”的理論。該理論指出,一個人要想幹出一番業績,一定要具有面對失敗坦然自如的積極態度,千萬不可一遭遇挫折便落荒而逃,否則你永遠都會與成功無緣。因此,坦然地面對失敗的痛苦,理智地汲取失敗的教訓,也是一種企業家精神。
從別人的失敗中吸取經驗
案例鏈接
有一位職業經理人曾專門挑選瀕臨倒閉的公司接手,而且總是能夠奇蹟般的將公司拯救,使業績走上正軌,然後他便去另一家瀕臨倒閉的公司擔任總經理。有人問他爲什麼要挑選風險這麼大的公司,又是如何做到讓這些公司起死回生的。他回答道:“很簡單,我只要調查出讓它們即將倒閉的原因是什麼並且避開就好了。”
美國艾迪歐公司的創始人戴維·凱利認爲,失敗不僅僅是通向成功的一條道路,而且是成功的一個必備因素。他在工作中不僅不會因爲員工失敗而處罰他們,反而鼓勵他們要冷靜面對失敗,學會分析。他認爲,“如果連追求失敗的自由都沒有了,何談成功。”
面對失敗,優秀的領導者總會在自己或者別人的經驗裏總結經驗教訓,把失敗轉化爲有利的養分,促進自己進一步成長。這是一種智慧,也是領導者的魅力所在。
不怕犯錯,但也要儘量避免犯錯
有行動就有可能會犯錯、會失敗,優秀的領導者會保證行動是在充分考慮後進行的,保證已經準備充足,保證會嚴格地執行,這種情況下他們犯的錯誤也是正確的錯誤,這和普通人所理解的犯錯並不一樣。一旦怕犯錯,就會陷入小心謹慎的泥潭中,做起事情來畏首畏尾,這不是領導者的氣質。出色的領導者敢想敢幹,但是從不魯莽,會對問題充分分析,拿出最合理的解決方案,並且即使失敗了也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