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學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觀點直讀
“再懶惰的馬,只要身上有馬蠅叮咬,它也會精神抖擻,飛快奔跑。”
——馬蠅效應
給下屬一些壓力,讓他們更有動力
現代管理學研究顯示:當企業內部人員長期處於沒有奮鬥目標、沒有壓力的環境中,就會變得碌碌無爲而且懶散,甚至會對工作產生牴觸情緒。有時候,領導者給下屬製造一些壓力往往是驅動他們努力工作的動力。
案例鏈接
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善於運用壓力管理來促進下屬們奮力前進。他的方法就是人爲地造成企業整體有壓迫感和讓臺塑的所有從業人員有壓迫感。
王永慶每天中午都在公司裏喫一盒便飯,用餐後便在會議室裏召見各事業單位的主管,先聽他們的報告,然後提出很多犀利而又細微的問題逼問他們。主管人員爲應付這個“午餐彙報”,每週工作時間不少於70小時。他們必須對自己所管轄部門的大事小事瞭然於胸,對出現的問題做過真正的分析研究,才能夠過關。
隨着企業規模的擴大,人多事雜,單靠一個人的管理是不夠的,必須依靠組織的力量來推動。臺塑在1968年就成立了專業管理機構,具體包括總經理室及採購部、財政部、營建部、法律事務室、祕書室、電腦處。總經理室下設營業、生產、財務、人事、資材、工程、經營分析、電腦等8個組。這有如一個金剛石的分子結構,只要自頂端施加一種壓力,自上而下的各個層次便都會產生壓迫感。
王永慶曾說過:“研究經濟發展的人都知道,爲什麼工業革命和經濟先進國家會發源於溫帶國家,主要是由於這些國家氣候條件較差,生活條件較難,不得不求取一條生路,這就是壓力條件之一。日本工業發展得很好,也是在地瘠民困之下產生的,這也是壓力所促成的;今日臺灣地區工業的發展,也可說是在‘退此一步即無死所’的壓力條件下產生的。”事實的確如此。臺塑集團能發展至年營業額逾千億元的規模,可以說就是在這種壓力逼迫下,一步一步艱苦走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