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極書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宋保德眉頭一動,似乎想到了什麼,但盯着第一張試卷仔細看,又有些遲疑。到底哪張纔是荀易的?
朱圖來之前他聽過荀易的事情,心中一動,猜到第三張試卷可能是他的,便點了第三張做解元。
“這位學生心思縝密,在北蠻問題上也並非選擇以兵戈爲主,而是以計引動北蠻內亂,當有奇效。”
“奇效?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宋保德張口反駁:“還不如第二張卷子。觀其第一張卷子對北域風情的瞭解,應該曾實地考察過。”荀易肯定沒有去過北疆,與其誤打誤撞把第一名給他,還不如給這個北疆學子。
二人爭論,宋保德幾個同伴沉思下:“宋大人從第一場開始就隱約看不上第一位學生。在第一場刻意將他的名頭壓後。但剩下兩張試卷各有千秋,不好分辨高低。”
幾人爭論不休,一人提議:“宋大人和朱大人皆以文入道,不如以文氣觀佐?”
文道增進靈性,很多官員因爲自身才學會逐漸走向文道之路。不過生前達到三重文心“春秋刀筆”的境界已屬難得。目前朱圖和宋保德皆是第二重“墨意經綸”的境界。
二人對視,各自施展文氣,兩股截然不同的墨色文氣如煙霧湧動,在三張試卷上進行探測。
第一張試卷湧動淡淡一縷白氣,稀薄而微不可見。
“以秀才之身勘悟文道之根,若日後再得天封,成就遠在我等之上。”旁邊幾位考官看着,又落在另外兩張試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