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皮市長住院不讓別人探望,這事在外界一傳,人們便覺得我們有位好市長。誰都清楚,有些領導住一回院,比做一筆大買賣賺的還多。而且是無本生意,賺的都是純利。儘管這也許只是他們的一個小進項,也很讓一些人眼饞或憤恨。
皮市長深夜累倒在辦公室,這事不同的人聽了又是不同的反應。有人說皮市長的確是位勤勤懇懇的好領導,有人卻說他自己身體不好怪誰?更多的人卻對這事沒有任何感想。可是,種種反應僅限於很小的範圍。偌大一個荊都,知道皮市長生病住院的,畢竟只是極少一部分人。人就是怪,那些領導天天在電視裏亮相,人們看着就煩。但隔上些日子不見他們在熒屏裏現身了,又會生出各種猜疑。通常第一個反應就是:他是不是被抓了?如今說誰被抓了都不會覺得奇怪。種種猜疑會在一夜之間孵化成千奇百怪的謠言。謠言的繁殖能力極強,各種流言飛語在白天和黑夜的空氣中交配,馬上誕生新的物種。
最初察覺到關於皮市長謠言的是朱懷鏡。玉琴打電話告訴他,說外面有人說皮市長如何如何了,話很難聽。朱懷鏡把這事報告給柳祕書長。柳祕書長聽了面色凝重,把這事報告給成副市長。成副市長聽了,發了一通感慨,把這事報告給市委書記。市委書記聽了做了三點指示:一是請成副市長召集皮市長治療領導小組和專家小組多研究幾次,儘快讓皮市長康復出院;二是責成醫院進一步採取積極有效的醫療措施;三是請新聞輿論單位做些適當的工作。這事都由成副市長一一落實。
市委辦公廳、政府辦公廳、宣傳部、經貿委、體改委等幾家抽調骨幹力量,同電視臺的工作人員忙了一天一晚,將近幾年包括皮市長在內的有關領導下企業視察工作的電視資料全部調出來,精選若干,編輯在一起,配上解說詞,反映市裏領導對企業改革的思考和決策過程。次日晚上,荊都電視臺在黃金時間推出了大型系列專題報道《企業改革備忘錄》的第一集:《決策者們的思索》。荊都的市民們又在電視裏看見了皮市長的音容笑貌,才知道皮市長並沒有被抓起來。
以後的兩個月,市裏有什麼大會,皮市長便寫信。信自然不是市長親自寫的,市長還天天躺在病牀上,他一時還出不了醫院。治療領導小組每週一開例會,成副市長儘量抽時間參加,柳祕書長卻是每次都得到場。專家們起初不太有興趣參加這樣的會議,但同成副市長接觸多了,人也就熟了,感覺也就好起來。當然感覺再好沒有實際意義,但同成副市長熟了,說不定哪天會變得有實際意義的。
報紙送來了,裏面夾着一封信,是曾俚寄來的。朱懷鏡拿着信封捏了捏,薄薄的,不像是寄的報紙。這就有些奇怪了,曾俚不會寫信給他的。這年頭,能夠收到朋友的信,算是很奢侈的事。拆開信封一看,才知道曾俚早已離開荊都了。
懷鏡:
<blockquote>
你好!</blockquote>
<block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