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下雨了。
4月的雨,清涼涼地打在黨校的樹和建築上。綠色愈綠,且綠得近乎透明。鳳凰山上,綠是堆着的,就連山腳下的雅湖,也汪着一層流漾的綠色。縣幹班開班剛剛一週,事實上才4天,情況就出現了很大的變化。開班典禮時,全班到了38人。第一天上課,有35人;第二天,成了30人;第三天,是27人;今天,第四天,在濛濛的細雨中,當胡弦走進教室時,偌大的教室裏,稀稀落落地坐着十幾個學員。他放下講義,皺着眉頭,數了下,18人,1/3多點。他問班長任曉閔:“人呢?”
“都……有事去了。”任曉閔道:“今天是週末,可能……”
“這……”胡弦想發作,但看着任曉閔一臉的無辜,他把火氣壓了下去。胡弦個子高,但瘦,站在講臺上,就像一根被風吹得有些歪斜的樹幹。此刻,這根樹幹強壓着自己體內就要迸發出來的不快,打開講義,大聲道:“今天我們講宏觀經濟學第二講。”
胡弦生氣是有理由的,但是,其實他心裏也清楚,這種生氣是毫無作用的。黨校教育跟全日制教育不同。全日制教育有很強的制度約束,而黨校教育,因爲教育對象的不同,約束度就小。雖然第一次班會上,也制定了紀律,包括上下課紀律、生活紀律等等,但要想真正讓這些學員們遵守,那可是難上加難了。特別是縣幹班,都是縣級幹部,平時以自我爲中心慣了,突然一下子受到紀律的約束,怎麼適應得了?何況既是縣幹,在當地和單位上,都是個有頭有面的人物,有的甚至就是一把手。既是人物,事情就多。爲人民服務是不因爲你在黨校學習,就臨時停止了的。工作追着你,事情等着你,你不處理,誰來處理?
第一次班會上,作爲班主任的胡弦,面對着底下這些級別都至少和自己一樣的縣幹們,宣佈了三條紀律:
一、服從教學安排,堅持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
二、按時上課,勤于思考。出勤率達到90%以上。
三、教學相長,真正達到學以致用。
這三條紀律,有些籠統,但也很全面,既包含了學習方式和學習要求,又對具體學習,比如上課,進行了界定。縣幹班最頭疼的就是上課。縣幹們的特點,一個字:忙!上課時,教授在上面講得正起勁,底下冷不丁就響起了“路邊的野花不要採”。大家不由得側目,誰的手機鈴聲如此大膽?啊,原來是市財政的王局長的。這人年輕,鈴聲大膽點,也正符合。野花剛採過,又是“這裏的山路十八彎”,聲音高亢,震得教室裏都有些顫動。教授也只好停了話題,看着物價局的小李局長拿着手機,出門去接電話了。班會上,不準在上課時接聽電話,也是一條口頭紀律。可是,紀律剛宣佈,就作廢了。沒人遵守的紀律,就是作廢的紀律。這些縣幹們,你也不好直接批評。就是批評了,他們也不一定能聽得進去。除了在上級領導的場合,他們的手機處於震動外,他們何時曾讓手機停息了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