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依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個菜方秋華年以後可以自己做,但不能賣給別人。
黃大娘先把點了滷但未壓實的嫩豆腐與腐乳混在一起,用擀杖搗碎成泥,然後取來一隻新宰的小公雞和一塊上好的五花二層豬肉,把豆腐泥均勻厚實地抹在上面,放在一旁醃製。
黃二孃洗乾淨大骨頭,燒好了水,黃大娘將大骨、火腿和煎過的雞皮放進去,加入一小片姜,吊出清澈鮮美的高湯。
吊高湯時姜絕不能加多,否則就會喧賓奪主。
秋華年看着黃大娘遊刃有餘地操作着,感覺自己也學到了不少。
待小公雞醃透了,黃大娘將它放在案板上,去掉豆腐泥,順着雞肉的紋理走向,把它片成又薄又長整整齊齊的肉片,每一刀的間隔和傾斜程度都一模一樣,肉片的根部依舊連在一起,讓雞沒有散架。
接着,她讓妹妹用另一口鍋燒熱豆油,炸了許多香料和蔥姜進去製成料油,判斷好油溫後,拿大鐵勺舀起熱油不停地均勻澆在小公雞上。
小公雞身上的輕薄的肉片尾端齊齊變脆翹起,像一層層漂亮的羽毛。
下一步,黃大娘把五花肉也下鍋炸了一遍,切成大塊,和嫩豆腐一起塞進小公雞的肚子裏,用細細的樹枝固定肚子開口。
雞處理好後,黃大娘把它放進吊好的高湯中,半煨半蒸,讓高湯的濃香與雞中各種食材和諧地融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