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興旺,還沒琢磨出來嗎?”
龍湖機械廠,廠長趙興根帶着幾個人走進車間,來到正蹲在那臺打包機前發呆的弟弟趙興旺身邊,輕聲地問道。
從仿造打包機失敗至今,已經過去了一星期時間,趙興旺仍然在琢磨着這臺打包機的問題出在哪裏。憑藉與喻常發以往的交情,他到芸塘再生物資公司的打包車間去了十幾趟,把那臺長纓牌打包機的尺寸反覆測量了若干遍。當然,喻常發不會允許他再次把打包機拆開,所以有些藏在內部的部件,他就只能從外表去猜測了。
支撐軸的加工精度和形狀是趙興旺關注的重點,他讓工人們製作了十幾根不同的支撐軸,有光滑的,有粗糙的,有筆直的、有紡錘狀的、有啞鈴狀的,每一根軸都被裝配到打包機上去進行實驗,以確定是否符合原廠的設計。
除了支撐軸之外,其他與之相關的部件,趙興旺也讓人重新制造了,這短短一星期時間,光是製造各種部件的花費就快要上萬了。
趙興旺這樣執着地要找出問題,除了自己勤奮好學的原因之外,還有兩個目的。
第一當然是爲了止損,如果他能夠找出打包機斷軸的原因,非但現在這臺打包機可以修復之後銷售出去,龍機還可以開拓新的業務,然後能夠以新業務的利潤來彌補此前向芸塘公司賠償造成的損失。
第二點,就是他必須要弄明白這其中的道理,這不僅僅關係到能否仿造出一臺合格的打包機,還涉及到未來對其他設備的仿造。
一臺打包機仿造失敗了,前前後後的損失有30多萬,這仍在趙家兄弟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如果後續的其他設備也出現同樣的問題,一而再、再而三地仿造失敗,兄弟倆可就要餓肚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