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周衡的嘴角抽動了好幾次,但終於沒再挑名稱上的刺。這就是所謂溫水青蛙了,第一次聽唐子風說“大機”、“小機”的,周衡覺得無法忍受,但聽多了,好像也還行。
“你覺得,樹立了這些榜樣之後,大家就會有學技術的動力嗎?”周衡問。
唐子風搖頭說:“這當然不夠。剛纔說的是獎勵,就是在大家鼻子前面掛的胡蘿蔔。除了胡蘿蔔之外,還要配合大棒政策,讓所有不願意學技術的人,混不下去。”
“說說你的大棒政策。”周衡平靜地說。
“大棒政策也很簡單,那就是給每個工人重新考覈定級,提出提升目標。一段時間內,非升即走。”唐子風牙癢癢地說道。
“非升即走”這個概念,是在新世紀纔出現的,這是由知識分子發明出來,專門對付其他知識分子的陰招。不得不說,讀書人對付讀書人的確是夠狠的,這個詞在一段時間內幾乎是各高校“青椒”(也就是青年老師的意思)們的夢魘。
所謂“非升即走”,就是給你定一個目標,比如幾年內必須評上副教授,幾年內必須評上教授,達不到目標就滾蛋。
如果學術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晉升,那麼這個制度也不能算是太狠,畢竟學術團隊的管理還是需要有一些考覈標準的。問題的關鍵在於,每個單位的晉升名額是有限的,你要做的不僅僅是與天鬥、與地鬥,還要與人鬥。
比如說,你燃燒靈魂之力,一年寫出了50篇論文,已經遠遠超出教授的任職要求了,那麼你就必定能夠晉升教授嗎?非也,你舉目望去,發現同年進單位的小張、小李已經寫出80篇論文了,於是你只有一口老血噴出。
所有實行非升即走政策的科研單位,都是在10個人中間只給2個晉升名額。要想晉升,你不光是做出多少成績就行,還必須成爲這10個人中間的前2名。而有資格進入候選名單的,又有幾個是省油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