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賊船也是船。既然上這條船能夠賺到1500元的月薪,那麼何繼安的想法就是要讓這條船存在的時間更長一點。
他與李太宇長談了一次,獻上了“救船八策”,包括更新設備、淘汰一批混喫等死的老員工、從包括常機在內的一些大廠用高薪挖人以充實技術工人隊伍,最後的一條就是對公司形象進行包裝,以達到唬人的目的。
在何繼安的設計下,東垣公司搖身一變,成了擁有5000名員工的韓國第三大機牀企業……的中國分公司。李太宇從第五機牀廠接手過來的員工不到100人,此時卻被吹噓成了500人。至於李太宇從韓國本土買來的幾個磨牀產品,更是被冠以由國際頂尖設計院開發、全球銷量過萬的磨牀精品。
何繼安有充分的把握,相信國內的機牀用戶無法識破這樣的騙局。中韓建交才幾年時間,中國國內對韓國的瞭解僅限於電視劇上展示的那些,再往前追溯就是“奇襲白虎團”裏的劇情了。韓國的一些文化協會在中國開展了大量宣傳,向人們傳播了韓國非常先進、非常牛叉的印象,在這種情況下,東垣公司自稱自己的水平是世界第三、宇宙第八,誰又會懷疑呢?
帶着在韓國印刷的精美宣傳資料,何繼安親自出馬,在全國推銷東垣機牀。他在常機當了多年的工藝科副科長,在行業裏認識不少人。他找到這些老關係,告訴對方說自己已經改換門庭,到了一家韓國機牀公司,然後便開始大肆貶低國產機牀,吹噓韓國機牀。
作爲一家國營機牀大廠的工程師,何繼安知道很多國產機牀存在的問題,包括一些行業隱祕。他把這些事情說出來,不難在用戶那裏製造出一種國產機牀十分不堪的印象。大家對韓國機牀的瞭解是非常有限的,能夠看到的就是宣傳資料上那漂亮的機牀外殼。所謂距離產生美,不外乎就是如此。
實踐表明,每一位工藝科副科長都是被繪圖板耽誤的營銷大師。與他的同行韓偉昌相比,何繼安更算是無師自通。他讓公司出錢給自己添置了名牌西裝和浪琴錶,走到什麼地方,都有意無意地亮出腕子給別人看看,讓人覺得他的確是來自於一家實力極強的公司。
在這裏就得說說有文化和沒文化的區別了。一些鄉鎮企業家也懂得通過炫富來顯示實力的道理,但他們炫富的方式無外乎在每個手指頭上都戴一枚碩大的金戒指,在脖子上掛着20來斤重的金項鍊。
何繼安是個文化人,他知道怎麼證明自己是個外企高管。他手上戴的浪琴錶其實也就值2000元出頭,和一枚金戒指的價格差不了多少。但戴一塊名錶和戴十個戒指,能是同樣的檔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