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達到容錯的效果,就需要生產線上有一定的冗餘。其中一種方法,就是讓機牀具有通用性,一臺機牀壞了,另一臺機牀馬上能夠改變功能,代替這臺機牀的作用。現代數控加工中心原本也是能夠同時完成多種加工作業的,功能上存在着一定的冗餘。不過,要保留多大的冗餘量,就涉及到很複雜的計算,不是隨便就能夠設計出來的。
前兩個層次的系統化設計,國外的機牀同行也同樣在做,大家只是水平上有些差異。肖文珺所做的第三個層次的系統化設計,可就是一個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層次,那就是跨地區、跨行業的機牀組合優化,涉及到數十萬臺機牀的協作。
在一個工廠內部,無論如何進行生產組織,設備的閒置都是難以避免的,尤其是高端且具有專業性的加工設備。
例如,有些工廠在生產中涉及到超重型部件的切削加工,爲此就需要購置超重型機牀。但這種超重型部件的加工,卻不是每天都有的,也許一年也只有那麼幾次。這樣一來,企業擁有的超重型機牀在大多數時候都是閒置的。
這一類高端的專業機牀,往往價格都非常高。一旦閒置,造成的資金浪費就是極其可觀的。
肖文珺所做的跨地區、跨行業機牀組合優化,就是通過網絡技術把各企業擁有的專業設備聯繫起來,某一家企業的機牀閒置時,可以承接其他企業的同類加工任務。這樣一來,另一家企業就可以不用購置這類專用機牀,從而節省下大量的設備投資。而擁有機牀的那家企業,又可以通過爲其他企業代工來獲得收入,縮短設備投資的回收期。
除了這類高端專業機牀之外,一般的通用機牀其實也存在跨企業借用的可能性與必要性。許多企業的生產不是連續的,往往是有幾個月旺季,又有幾個月淡季。進入旺季的時候,企業會嫌設備不夠用,而進入淡季時,企業的設備又會大量閒置。如果能夠建立一個跨企業的設備使用平臺,不同企業就可以在旺季和淡季時與其他企業調濟生產能力的餘缺,這無疑也是很有價值的。
要實現企業間的設備共享,同樣存在設備標準化和通用化的問題。越是專業性的設備,越不容易與其他企業共享。但如果一味強調設備的通用性,對於專業生產來說,又未免影響效率。如何在專業性和通用性之間取得平衡,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說這個層次具有中國特色,是因爲在西方國家裏,要實現設備的跨企業共享,涉及到的利益牽扯太多,這不是工程師們能夠解決的問題。而在中國,至少在國有企業範圍內,要推行這套體系是有一定基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