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蕭銘說道:“我想到大家對我剛剛提出的兩個問題都有定論,無休止的拉動基建或者推高地產經濟其實是對國家經濟發展沒有任何益處的,只是堆高了國家的經濟泡沫和經濟風險。
剛剛你說,現在有幾千萬的民工回到了家中處於失業狀態,其實我要告訴你,夏國需要的民工數量在5000萬到7000萬纔是合理的水平,多的那部分其實是房產經濟和基建經濟泡沫的犧牲品。也就是說,今天或許他們因爲科技的發展暫時失業,但是在未來,即便不是盤古科技、不是水滴懸浮屋,地產經濟也會因爲泡沫的破滅,民工也會失業。”
蕭銘站的高度明顯和那些記者們不一樣,他看得更遠,“說句或許讓大家覺得不那麼受聽的話,如果是因爲經濟泡沫,房產硬着陸,民工朋友們或許比現在的處境還要困難。”
一個時代終究會遠去,一個新的時代終究會到來。
歷史在不斷發展和進步,不會因爲一家公司或者一個人而改變。
今天或許是因爲蕭銘的出現,因爲盤古科技和水滴懸浮公司,讓房產經濟不再可行。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即便沒有蕭銘也會有李銘、張銘,他們也將和蕭銘一樣做同樣的事。
蕭銘的這個答案,讓現場的記者們十分沉默。
其實靜下心去想,蕭銘的這個答案雖然有些殘酷,但也非常真實,非常準確。
“蕭總你好,我是《南方經濟》的記者。”一名女記者獲得了發言權,她要禮貌許多,“剛剛聽到了蕭總的發言,我認爲蕭總說的非常有道理,其實無論是地方經濟還是國家經濟,一定要找出一條能夠持續發展的道路。”
“我十分推崇蕭總在五年前對夏國經濟的規劃,也就是以科技帶動產業,以產業帶動全國。我們非常幸運,這幾年我們實現了這個目標。夏國的科技水平已經處於全球的領先地位,夏國的科技產品遠銷全球,以科技爲中心,夏國多個產業並頭發展,呈現了很好的局面。也是在這個基礎下,全球有很多經濟學家認爲夏國其實已經實現了夏國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