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家d貓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以說,這的確是一場獨角戲,卻是一場有許多人蔘與的獨角戲。
相較而言,像“活埋”這樣通篇所有場景都發生在一個棺材之內的,實驗性更強,獨立氣息更重,難度更大,這恰恰也是電影最難能可貴的部分。
在拍攝“127小時”時,丹尼可謂是功成名就的導演,不僅拍攝出了“猜火車”這樣名垂青史的獨立電影,而且還憑藉“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導演小金人,可即使如此,丹尼依舊不敢輕易嘗試通篇只有一個場景的方式,因爲任何人都知道,這樣的方式很容易太過枯燥、太過單調、太過無聊,一不小心就會被觀衆和影評人罵得狗血淋頭。
“活埋”卻做到了。
電影的導演和編劇都是粉嫩的新人,導演羅德里格·科特斯(Rodrigo Cortes)在此之前主要活躍在短片領域,巧妙的構思贏得了不少好評,但短片和長片卻是截然不同的兩個體系,就好像短跑選手不見得能夠在長跑中發揮出色一樣,“活埋”僅僅是他的第二部長片。
編劇克里斯·斯帕林(Chris Sparling)更是一個籍籍無名的新人,“活埋”纔是他的正式劇本處女作而已。
這兩位沒有太多經驗的新人,卻在有限的空間裏,拍攝出了一部令人拍案叫絕的精彩作品!電影牢牢地抓住了觀衆的注意力,讓人們跟隨着劇情的推進,對人物的命運感同身受,真正地感受到人類情緒的錯雜和起伏:痛苦、驚恐、慌亂、平靜、自我否認、暴力、恐懼、希望、悲傷、痛苦、憤怒、疲勞、自嘲……以及最後的絕望。這一切都使得觀影過程成爲一種煎熬,也成爲一種享受。
相較而言,“127小時”全方位地展現出了一個角色的立體性,歌頌的是生死極限之下人類永不言棄的精神,這不僅勵志,而且展現出了阿倫的家庭羈絆和動力,這無疑進一步挖掘了電影的內核深度;“活埋”則集中展現出了死亡邊緣的掙扎和痛苦,強調的是封閉空間之下被放大到極致的情緒細節,驚悚和恐懼貫穿始終,這對於實驗電影來說無疑是一大突破,但在思想的縱深方面就略遜一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