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半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又不是隨便哪個都請!我還不是得分人?你以爲我是個人就請嗦?”
……
王吉昌騎車請人去了,王勃則和母親呆在店裏準備熬老湯和炒臊子。這次不是他以前的小打小鬧,而是一次要準備六種供數百人消費的大鍋臊子,王勃也不由得謹慎起來。爲了保證萬無一失,他除了去工具店買了把手持型測溫槍用來監控油溫,以及一臺精確到克的檯秤精確配料外,更打算親自操刀,讓母親還是給自己打下手,學習炒臊子的流程,工藝和火候。上次母親全程參與了一次炒臊子的經過,雖然她自己說差不多會了,但王勃還是不太放心。賣喫的跟賣其他的不一樣,第一碗惡了人家的舌頭,以後想讓人家再次進店那幾乎就不太可能了。
兩娘母從上午十一點忙到下午四點,六大盆米粉臊子和一大桶老湯才熬製完成。紅湯的牛肉,肥腸,排骨,鱔魚,雞雜和清湯的雞汁,一溜六個不鏽鋼盆子,依次排列,光是看這紅潤靚麗的顏色,聞這撲鼻而來的香味,就能讓人食慾大動。
六盆臊子,每盆差不多可以舀一百碗,六盆全部賣完的話就是六百碗,可以賣九百塊錢!毛利潤則在四五百。
“勃兒,咱們一次性整怎麼多臊子,要是緊都(一直)賣不完,到時候咋整啊?”跟王勃看這幾大盆臊子就如同看人民幣不同,從沒做過生意的曾凡玉卻是心頭打鼓,擔心一旦生意不好幾天都賣不完的話,臊子在這七月的夏天存放不久,很可能就壞掉了。
說實話,不論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王勃開門做生意也是花姑娘上轎第一遭。儘管他對自己祕製米粉的味道很有信心,絕對可以秒殺90%的同行;但是做生意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並不意味着你的味道好,價格優,你的生意就一定比那些味道次,價格高的同行做得紅火。前世作爲“好喫狗”的王勃在重慶逛悠,尋找味美食物的時候經常會發現這樣的一個現象:
兩家都是賣火鍋或者賣串串的店,不論從味道,價格還是服務品質,兩家其實都是半斤的半兩,差不多,但蹊蹺的是其中一家的生意就是要比隔壁的火!哪怕隔壁降價,打折,經過的路人也少有去光顧而直接彎都不拐的走進生意火爆的那一家!
爲什麼呢?
王勃的分析是中國人愛湊熱鬧,愛隨大流!包括他自己有時也是這樣,面對兩家都未喫過的店鋪,通常而言,他也會選擇人多的那家,隨大流,盲目的從衆,下意識的認爲羣衆的選擇總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