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半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羣衆的選擇總是對的嗎?他們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嗎?
不見得!很多時候羣衆的無意識才是常態!
現在的情況是四方這個總人口僅有四十萬人的縣城,城裏面賣米粉的米粉店幾十上百家,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固定客戶。而人是很奇怪的一種動物,一旦他們經常去一家店鋪消費,如果沒什麼其他的變化,一般很難改變自己的消費習慣。
所以,現在的問題來了:王勃的“曾嫂米粉”憑什麼讓那些已經有了自己固定喫米粉地方的居民改換門庭,跑到他這裏來喫?
第一,當然是味道。這個他有信心。十幾年後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喫得起,也越好喫,越好喫,嘴巴自然也就越挑。他研究的米粉既然能征服十幾年後的那些饕餮們,他不相信征服不了現在這些要求還沒那麼高的“土貨們”。
第二,價格。他的定價是隨的四方的大流,不太高,也不太低,中等。
第三,廣告。好酒還怕巷子深。他的米粉味道再好,但是人家不來喫,他也只有乾瞪眼。針對這個,王勃也沒什麼太好的辦法,只有在裝修和服飾方面打主意了。比如,他那別具一格的招牌,店內牆上的小故事,顯得“高大上”的英文翻譯,以及最引人注目的,絕對是四方米粉界獨一份的統一着裝。這些都是廣告,都能吸引人的眼球,招來路人的好奇心,併成爲他們嘴裏的話題。有過後世經歷的王勃當然明白“眼球經濟”的原理。他之所以要把“曾嫂米粉”在外觀上搞得與衆不同,就是要在四方的市民之間弄出話題,讓他們口口相傳,幫自己打廣告。
味道有了,而且絕,價格也合理,更有了吸引人的噱頭,那自己還怕什麼?怕個卵啊!就這樣還不能成功,還打不響名氣,那就是老天爺拉偏架,故意不讓自己發財!
經過一番思緒的整理,王勃心頭的底氣頓時高了不少,他站起來拍了拍母親的肩膀,安慰地說道:“媽,放心,咱家米粉店的生意會好的。我估摸着啊,咱們這六盆子臊子,最多三天就可以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