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且人骨念珠或者法器的製作十分複雜,因爲全是手工製作而成,所以僧人要擁有非常高技藝的,每天還要磨出其光澤,這樣可能要用十幾年的時間,同時要湊足一副念珠所有的眉骨,需要等十幾位高僧圓寂,這樣一來可能一副念珠需要花去五、六十年,甚至一百年。
只有指骨和眉骨製作的人骨念珠才能叫嘎巴拉,而小腿骨等人骨製作的念珠只能叫做人骨珠,不能被稱之爲嘎巴拉,而由高僧人骨做成的嘎巴拉則是少之又少。
由於地理位置的限制,在七八十年代之前,藏地和內地的接觸一直都比較少,藏傳佛教在世人眼中也一向都很神祕,要不是老道士一生走南闖北見多識廣,恐怕他也未必能認出來這是由眉心骨所磨製的嘎巴拉。
按照方逸師父的說法,這枚嘎巴拉內蘊含着精純的念力,應該是一位得道高僧甚至是活佛眉心骨所制,只是佛道殊途,老道士雖然爲人豁達,但也不願自己這個道家弟子去佩帶佛門法器。
方逸從小被師父養大,很是孝敬師父,所以他雖然知道這個嘎巴拉法器和自己有着莫大的淵源,但也從來都沒佩帶過,只是偶爾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會將其取出來把玩一番。
“切,幹嘛那麼緊張?話說你什麼東西我沒見過?”
看到方逸不讓自己觸摸那個掛墜,胖子不由怪叫了起來,開口說道:“方逸,是不是胖爺我當兵走了幾年,你小子勾搭上了哪個姑娘啊?老實交代,這是不是姑娘送你的定情信物?”
說來也奇怪,方逸從小在山中長大,有時候跟着師父進入深山採藥經常是風餐露宿,但方逸偏偏長的是皮膚白皙相貌英俊,除了手心長有的老繭之外,怎麼看都不像是在山裏長大的孩子。
在方逸和胖子等人十三四歲的時候,胖子和三炮有時也會帶一些村子裏的小女孩來找方逸玩耍,無一例外的是,那些相對要早熟一些的女孩,都會對方逸表達出某種好感,搞的胖子很是喫味,如此纔有這麼一番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