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陳浮生來到錢家小樓,黃丹青拿出一套三件羊脂白玉佩,巧奪天工,一件鯉魚跳龍門,一件戴冠童子手持如意騎龍上,最後一件一隻猴子攀爬楓樹掛上印章,羊脂白玉本就是最佳白玉,這幾塊羊脂玉水頭足,可以放入水中提起後滴水不沾,是上品,而且雕工精湛,出自大師之手,黃丹青把他們交到陳浮生手裏,道:“鯉魚跳龍門你自己留着,那枚狀元及第你以後送給你家老頭子在北京的恩師,他剛好有個孫子今年考上清華,下次見面用得着,至於那塊封侯掛印,官場上的人物最喜歡。”
錢老爺子坐在遠處喝茶,對於妻子如此寵溺陳浮生也是無可奈何,這幾塊玉興許賣不出匪夷所思的天價,討喜的地方在於送誰都不容易被拒絕,哪怕對象是號稱百毒不侵的陳春雷也不例外。送三塊玉不至於讓家底厚實收藏頗豐的錢老爺子心中滴血,但黃丹青隨後拿出手的東西卻讓八風不動的老人徹徹底底震懾一把,一枚紅繩玉觀音,還有一本泛黃《大悲心陀羅尼經》,陳浮生不明就裏,黃丹青摩挲着那枚觀音菩薩玉像,將它戴在陳浮生脖子裏,柔聲道:“男戴觀音女戴佛,這是習俗。我沒機會戴,你家老爺子也不信這個,不給我兒子還能給誰。那本經書你每天都抽空念念,不貴時間多次數多,貴在心誠。”
陳浮生也感受到近乎儀式的隆重莊嚴,不敢收卻不能不收。
黃丹青笑道:“在俗子眼裏,這枚觀音像還不如狀元及第和封侯掛印來得吸引眼球,但它對我的意義很大,既然是一家人,我就希望你把它一代一代傳下去。至於那本經書,以前有位恩人說過,修它能得千手千眼,那種大境界對我們來說也許過於遙遠,但起碼我這些年沒病沒災,可見還是有效果的。”
黃丹青信佛,但比較隨緣,家中沒有佛堂,也不強求於喫齋唸佛來破業障,當年她兒子死於橫禍,她去過一趟舟山普陀,遇到一位老尼姑,說黃丹青與觀音與普陀有緣,黃丹青最後聽了她半年佛法,逐漸心境祥和,不再萬念俱灰,老尼姑不久便圓寂。以後黃丹青每年冬天都會去普陀住一段時間,夏天去承德避暑山莊,中秋過後去一趟北戴河,秋末冬初左右到舟山普陀,這是黃丹青雷打不動的行程。那枚玉觀音和經書便是當年老尼姑贈送給黃丹青的“遺物”,所以意義非凡,連錢老爺子都側目,看着陳浮生小心翼翼捧着經書放也不是端着也不是,老爺子笑道:“放着好了,又不會少一頁。”
黃丹青瞪了錢子項一眼,後者立即低頭翻報紙。
“浮生,你媳婦不參加慈善晚宴?”黃丹青隨口問道,對於這位能夠被丈夫高度評價的“兒媳婦”,黃丹青並沒有過多的好奇,也許是同樣身爲女人的緣故,黃丹青素來對陳圓殊這類女強人沒有好感,曹蒹葭能寂寂無聞站在她兒子陳浮生背後是最好,如果不能,黃丹青不介意替陳浮生與裴戎戎這類女孩牽線搭橋。
“她要幫我招待幾個今天碰巧遇上的老鄉。”陳浮生老實回答道,“對了阿姨,我還是第一次參加慈善晚會,您幫我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