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二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1982年的馬路上,開着一臺大解放那是相當的神氣。劉海柱好久沒這麼神氣過了,其實以前他每天都這麼神氣,只是讓自己給折騰得沒有了,劉海柱也悔。
到了廠子門口,劉海柱接到了周萌。周萌美麗如昔,手裏還提着個大兜子,兜子上海寫着倆大字:上海。現在的劉海柱見到周萌覺得又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已經認識了這麼多年,周萌從談吐到舉止一點兒都沒變,陌生的是自從被廠子開除以後,接觸周萌的機會越來越少,而且周萌的心似乎離自己越來越遠,卻離那個馮朦朧越來越近。
其實周萌也有壓力,她的確是挺喜歡劉海柱,但是劉海柱現在沒工作,在那個年代“沒工作”對於搞對象來說,的確是特大的障礙,因爲那時候“個體戶”少,沒工作就意味着沒收入。誰能跟一個沒工作的人結婚生子?劉海柱也明白周萌這麼想,所以,他那天在拘留所裏聽到張浩然的那番“個體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的必要補充”言論之後大受鼓舞,這是他最近1、2年裏聽到的最好的消息,雖然劉海柱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在那個連農村老奶奶都懂得講政治的年代,劉海柱太明白這條政策的意義了,趕緊把這消息告訴周萌,好讓周萌繼續對自己抱有希望。
“周萌,我想自己做點生意,你看行嗎?”在從廠子去百貨大樓的路上,劉海柱問周萌。
“你?什麼生意?”顯然周萌對新政策缺乏理解。
“現在廣播裏不是說了嘛,個體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的必要補充,我就是想搞點兒個體經濟。”
“是嗎?我倒是沒聽說,那倒不錯,你想幹什麼啊?”周萌也希望劉海柱能有個營生。
“幹啥不行啊,我準備跟我爸商量商量。”
“那要是將來國家政策不允許這樣了怎麼辦?”
“不可能,這麼多待業青年,國家肯定是要給出路。”劉海柱還是很有眼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