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瑟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些學生已經不再是那些學生了,這直接導致了許半生準備好了放棄他們。
其實他們的生死跟許半生從來都沒有半點關係,許半生修的是無爲之法,這跟道家的清靜無爲還並不完全相同。
道家的無爲講的是無爲而治,是將一切交給自然規律,任其發展,而道家只作爲一個旁觀者,去等待結果的產生。
而許半生所修的無爲法,則既可以是有所不爲,這一點跟道家的無爲基本一致,只有極其細微的差別。而它也可以是無所不爲。
要麼作爲旁觀者,什麼都不管,要麼作爲上帝,所有的事情都跟他有關,這纔是許半生修的無爲法的精髓。
世間所修,其實不管是道家還是佛門,他們的無爲因果等等,其實到最後都做不到絕對的無爲而治。人是感情的動物,一旦超脫了感情,除去了七情六慾之後,那也就不是人了。
所以,不管道家也好,佛門也罷,他們最後所修的,都是有爲法。一切都在有爲之間,只不過表現形式不同。一個要普度衆生,一個要獨善其身,他們在以不同的方式去改變這個社會,目的是爲了讓人類進化的更完美一些。
而許半生修的無爲法,或者說是太一派的無爲法,則是無爲的同時又要有爲天下,用一句話可以大致闡述這種無爲法的表現方式,那就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沒有能力,不足夠有爲,那就無爲。而具備了足夠的實力,就要鉅細無遺,所有的事情都要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