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十三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還有,拍攝的鏡頭素材裏面,充斥着大量的動作場面,也有很多喜劇片段,它們的效果都極度依賴剪輯上精準的節奏感。
與過往不同,墨菲親自上陣剪輯動作鏡頭,剪得越多他學得也就越多,動作戲的剪輯有種很強的節奏感和韻律感,最開始剪動作戲的時候他覺得“我要找到最好的片段,最好的替身戲,把它們堆一起,剪得看着特嗨,然後就成了”。
但往往當這麼幹了,卻會發現,動作的韻律感在情緒上並不能讓人滿意。
一部電影是一趟旅程,伴着角色或贏或輸,像一個拱橋有起有落,所以有時墨菲必須重新編排他的剪接來表現這種恰當的、有韻律感的動作。
而喜劇場景則非常注重細節,比如這個笑話的節奏感是怎樣的,這個角色的反應鏡頭需要給多久;又有時候有個梗沒什麼效果,墨菲要換一句臺詞來抖完這個包袱;死侍還經常在動作過程中或者劇情高潮時開玩笑抖包袱,他的問題就變成了“在這個笑點變成槽點前,它到底能有多搞笑?”
在墨菲完成粗剪之後,又從中剪出一支預告片,交給威塔工作室趕製特效,以便在即將到來的超級碗上面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