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十三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信仰啊!”墨菲嘆了口氣。
蓋爾·加朵接了一句,“信仰不是形式上對一個神的崇拜,不是行爲上對一個教會的忠誠,而是來自內心的真、善、美,這纔是信仰的本質!”
戀上墨菲之前,蓋爾·加朵也是一個信徒,不過信仰的是猶太教,後來在墨菲的影響下,雖然還掛着猶太教徒的名,但實際上早就脫離這種信仰了。
她又說道,“如果理解信仰的本質,知情人員就不會認爲揭露教會醜聞,是對信仰的挑釁,恰恰相反,這是對信仰的堅持。”
“可惜……”墨菲搖搖頭,“我做不到內心的真、善、美。”
“所以啊,你是個沒有信仰的人。”蓋爾·加朵頗爲無奈地說道,“還影響到了我,我也快變成了沒有信仰的人。”
墨菲不禁笑了起來,蓋爾·加朵剛纔說得確實有些道理,如果理解信仰的本質,那位勞主教就不會認爲用《聖經》語錄、主的名義來攻擊調查醜聞的人員,是對信仰的維護,恰恰相反,這是對信仰的褻瀆;至於那些涉案的神職人員,更是與信仰不沾邊的一羣人,在褻瀆兒童的那一刻,他們就已經背叛了信仰,儘管他們仍然穿着牧師的外衣,仍然能把《聖經》倒背如流,仍然狂熱崇拜上帝,但都無濟於事了。
對信仰認知的集體扭曲,無形中構建起了一個滋生和縱容犯罪的體系,從牧師到主教,從律師到警察,誰都不能免責,這就是醜聞遲遲未被揭露的真正原因。
由於信仰認知的扭曲,教會喪失了自我糾正的能力,而必須依仗外力來更正,也就是一羣被認爲沒有“信仰”的人,來幫助一羣號稱有“信仰”的人重回正途,誰纔是真正的信仰守護者,一目瞭然。
而這樁醜聞中的受害者,何嘗不是信仰認知扭曲的羣體?他們是如此輕易的就被牧師們性侵,就因爲他們神職人員的過分信任,其中一個受害者的母親,甚至還拿蛋糕來招待性侵自己兒子的牧師,這是對信仰尊重嗎?這是愚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