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家d貓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2003年九月十八日,一件與娛樂圈沒有任何關係的新聞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美國學術期刊“氣候研究”的編輯克里斯·德弗萊塔斯(Chris de Freitas)博士大膽地刊登了一篇不符合政治導向——但是符合事實——的同行評審文章,文章的結論是:如果以過去一千年的氣候變化爲背景,那麼近期氣候變暖並非異常現象。
這篇文章發佈之後,掀起了軒然大波,國際上的全球變暖論者很快針對德弗萊塔斯博士發起了攻擊,要求撤銷他的編輯職位和大學教職。
世界氣象組織隨即公佈了相關數據,2003年目前爲止,世界各地不少地方都迎來了歷史上最炎熱的夏天。瑞士格羅諾鎮最高溫度達到了四十一點五攝氏度,打破了一百三十九年來的記錄;英國倫敦的溫度達到了三十八點一攝氏度,打破了1990年的記錄;同樣,法國巴黎晚上的最低溫度爲二十五點五攝氏度,這也打破了1873年以來的記錄;再加上中國的臺北、上海、武漢、福州等地都打破了當地最高溫記錄……溫室效應的影響已經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全球各地。
英國的“衛報”刊登了氣候變化經濟學報告,在報告中顯示,如果持續按照2003年的生活方式,到2100年,全球氣溫將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會上升四攝氏度。而氣溫一旦升高的話,這將會打亂全球數百萬人的生活,甚至是全球的生態平衡,最終導致全球發生大規模的遷徙和衝突。
一時間,克里斯·德弗萊塔斯猶如過街老鼠,幾乎遭受到了全方位的打擊。美國本土更是喧囂不已。
包括“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西雅圖郵報”在內的各大報紙都紛紛針對這件事情進行了討論,溫室效應的問題在這一場爭論之中再次成爲了焦點。
作爲北美地區影響最大的報紙,“紐約時報”自然也不會錯過。不過,“紐約時報”並沒有第一時間發表觀點,而是經過了一系列調查之後,在十月十八日,也就是克里斯·德弗萊塔斯博士的爭議暫時回落的一個月之後,以“溫室效應真的那麼危險嗎”爲標題,刊登了專業評論。
從標題來看,這篇由哈維爾·尤利爾撰寫的文章,居然在爲克里斯辯護,站到了克里斯這一邊,而“紐約時報”居然也大膽地刊登了,這着實引起了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