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家d貓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以名垂青史的“蝙蝠俠前傳:黑暗騎士”爲例,這部暗黑風格的作品樹立了一個幾乎無法超越的標杆,將商業元素與邪典核心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電影之中,小丑的騷擾和作惡並不是單純地爲了復仇,而是一種涉及暴力和血腥的喚醒大衆的儀式;小丑的暴力和個人過往的恩仇沒有直接聯繫,而是與某種救贖和啓示相關。這就賦予了反面角色一種思辨和哲學的色彩,讓正面角色也陷入了兩難的抉擇之中,這種價值觀的搖擺和對正義邪惡的思索,成就了這部電影的影史地位。
“罪惡之城”的作品之中卻缺少了這種哲學理念的支撐,這也使得電影無法達到“銀翼殺手”或者“黑暗騎士”的高度。
在“罪惡之城”的故事之中,幾乎剝離了情感的支撐,只是徹底淪爲了一場血腥暴力的視覺盛宴。不可否認的是,這種簡單粗暴的表現方式也將電影的風格化影響所帶來的心靈震撼推向了極致,令人感受到酣暢淋漓的快感;但令人遺憾的是,作品卻錯過了進一步昇華的機會,僅僅止步於“佳作”,而無法成爲“經典”。
蘭斯在構思“罪惡之城”的理念構架時,第一個反應就是“借刀殺人”的創作過程——因爲後者的原版劇本也缺乏了一種哲學的上升和思考,浪費了一個龐大的思想內核。由於蘭斯希望把“罪惡之城”打造成爲罪惡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所以蘭斯不僅需要將前兩部作品對於黑暗罪惡、對於社會冷漠的探討,還需要將整個思考命題畫上一個句號——不見得就是得出一個答案,但卻必須給出一個結果。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蘭斯清楚地知道,如果把注意力過多地放在哲學思考之上,電影比重勢必將會失衡,反而削減了“罪惡之城”打動無數影迷的亮點,導致其成爲一部尾大不掉、不倫不類、不知所云的糟糕作品;但如果不針對主題和靈魂進行改動,那麼他只是在複製羅伯特·羅德里格茲、昆汀·塔倫蒂諾的版本,他又憑藉什麼資本去競爭這兩位原版對手呢?
如何把握商業與藝術之間的平衡,這也是電影藝術永恆的偉大主題。
更何況,蘭斯目前對於三部曲的結果還沒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到底是讓黑暗徹底吞噬,整個社會就此暗無天日;還是延續此前兩部作品的脈絡,殘存一縷微薄的希望;亦或者是讓世界就此分崩離析,正義與邪惡同歸於盡,社會歸爲虛無,從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