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筆耕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農忙時節的牛,就像是三十晚夜的砧板,家家要用砧板來切肉砍雞鴨弄喫。自己都忙不過來,誰還有閒着的砧板(牛)來借給別人用啊?”
知道外婆什麼意思,蘇秀珍巧妙地拒絕。她用大年三十夜的砧板比喻着耕牛,很明顯回絕二來的外婆。
對於正當年的堂弟蘇純文,蘇秀珍還擔心弄不好會影響到自己,日後有紅喜之事請到孃家人來跟份子,需要對堂弟蘇純文做一些外局面。
可是對於已經進入暮年的外婆,蘇秀珍可就沒有這種擔憂和必要。因爲她的兒女都還尚小,等她的兒女長大,需要辦紅喜之事,外婆恐怕早就作古。
所以蘇秀珍需要對堂弟蘇純文表現出熱情,來了好喫好喝對待。而對於外婆則不需要表現出過分的熱情,這就是老年人與年輕人,在蘇秀珍眼裏的區別。
外婆也不是朽木不可雕,一點自知不明都沒有。本來老人家就是試探堂侄女蘇秀珍,對借牛耕田耙田不抱多大的希望。
聽出蘇秀珍說三十夜的砧板,想起外孫二來昨天晚上對蘇秀珍的評價。
老人家是一陣對世態炎涼的感嘆,這人呀,走旺運的時候親戚就多,一旦走背運誰都看不起你,親人亦然。一看見你走背運,馬上樹倒猢猻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