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古時把人生前與死後是緊密聯繫起來的,活着時要喫飯,死了也要喫,這個喫就是靠後人祭祀供奉。
得不到供奉祭祀,就意味着要捱餓。
所以,國君去世後,能否進入宗廟,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件事。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國君薨後,會被安排進宗廟,有的如是弒君得來的君位,如魯廢公,就不給進宗廟。
宗廟是供奉歷朝歷代先君牌位、舉行祭祀的地方,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不準設廟。
這個規定延續了很長時間,但到大漢王朝起,皇帝開始修陵園立祠祭祀先代帝王。
到了大明王朝,明太祖始創在京都總立歷代帝王廟,到明朝嘉靖皇帝,在北京阜成門內建立歷代帝王廟,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這個我們扯得有點遠了,我們接着講魯國公室關於魯僖公爲先還是魯閔公爲先的爭論這事。
聽主事官員提出自己的問題,夏父弗忌把眼一瞪,道:“這有什麼不妥的?
僖公之明德,遠大於閔公,那自然可以將僖公位列閔公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