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中華的半個身腔已被魔鬼的腳踩住,大中華的頭顱已被魔鬼的拳頭擊碎,只剩下了心房可憐的勇敢的不規則的尚在顫動。這心房以長江爲血,武漢三鎮爲心瓣:每一跳動關係着民族的興亡,每一啓閉輕顫出歷史續絕的消息。它是流民與傷兵的歸處,也是江山重整的起點。多少車船載來千萬失了國棄了家的男女,到了這裏都不由的壯起些膽來,渺茫的有了一點希望。就是看一眼那滾滾的長江,與山水的壯麗,也足以使人嚥下苦淚,而想到地靈人傑,用不着悲觀。
江上飛着雪花,灰黃的江水託着原始的木舟與鋼鐵的輪船,浩浩蕩蕩的向東流瀉;象懷着無限的憤慨,時時發出抑鬱不平的波聲。一隻白鷗追隨着一條小舟,頗似一大塊雪,在浪上起伏。黃鶴樓上有一雙英朗的眼,正隨着這片不易融化的雪轉動。
前幾天,林磊從下江與兩千多難民擠在一條船上,來到武昌,他很難承認自己是個難民,他有知識,有志願,有前途,絕對不能與那些只會喫飯與逃生的老百姓爲伍。可是,知識,志願,與前途,全哪裏去了?他逃,他擠,他髒,他餓,他沒任何能力與辦法,和他們沒有絲毫的分別。看見武漢,他隱隱的聽到前幾天的炮聲,看見前幾天的火光。眨一眨眼,江漢關與黃鶴樓都在火影裏,冒着沖天的黑煙。再眨一眨眼,火影煙塵都已不在;他獨自流落在異鄉。身下薄薄的一身西服,皮鞋上裹滿各色的泥漿,獨自扛着簡單得可笑的一個小鋪蓋卷。誰?幹什麼?怎回事?他一邊走一邊自問。不是難民!他自己堅決的回答。旅館卻很難找,多少鐵一般的面孔,對他發出鋼一般的“沒有房間!”連那麼簡單的鋪蓋卷都已變成重擔,腿已不能再負邁開的辛苦,他才找到一間比狗窩稍大的黑洞。絕對不尊嚴的,他趴在那木板上整整睡了一夜,還不如一隻狗那麼警醒靈動。
醒來,由衣袋裏摸出那還未曾丟失的一面小鏡來,他笑了。什麼都沒有了,卻仍有這方小鏡照照自己。瘦了許多,鼻眼還是那麼俊秀,只是兩腮凹下不少,嘴角旁顯出兩條深溝,好象是刻成的,微微有些陰影。是自己,又不十分正確——到底不是難民!
放下小鏡,他決定忘下以前種種。原先就不是凡夫,現在也不能是難民,明日還得成個有爲的人物。這是一貫的,馬上要爲將來打算打算。
他過江去看看漢口。車馬的奔馳,人聲的叫鬧,街道的生疏,身上的寒冷,教他沒法思索什麼,計劃什麼。他只覺得孤獨,苦悶。街上沒遇到一個熟臉,終日沒聽到一句同情的話,抱着自己過去的一切志願與光榮,到今天連牢騷也無處去訴。這個處所是沒有將來的。自己可是無論如何決不肯與難民爲伍。買了份報,沒有看見什麼。他不能這樣在人羣中作個不伸手乞錢的流浪者,他須找個清靜的地方,細細思索一番。把報紙扔掉,想買本刊物拿回旅館去看——黑洞裏不是讀書的地方,算了吧;非常的蹩扭!不過,刊物各有各的立場;自己也有自己的立場;不讀也沒多大關係。自己的立場是一切活動——對個人的,對國家的——的基礎。這個,一般人是不會有的,所以他們只配作難民,對己對國全無辦法。
在黃鶴樓上,看着武漢三鎮的形勝,他心中那些爲自己的打算,和自己平日所抱定的主張,似乎都太小一點,眼前的景物逼迫着他忘了自己,象那隻白鷗似的,自己不過是這風景中小小的一片;要是沒有那道萬古奔流,煙波萬頃的長江,一切就都不會存在;鷗鳥桅帆……連歷史也不會有。寒江上飛着雪花,翻着巨浪,武昌的高傲冷雋,漢口的繁華緊湊,漢陽的謙卑隱秀,使他一想便想到中國,想到中國的歷史,想到中國偉大的潛在力量。就是那些愚蠢無知的漁夫舟子好象也在那兒支持着一點什麼,既非偶然,也非無用,眼隨着那隻白鷗。他感到一種無以名之的情感,無限,渺茫,而又使他心中發熱,眼裏微溫。
但是,這沒有一點實在的用處。他必須爲他自己思索;茫茫的長江,廣大的景物,須拿他自己作爲中心,自己有了辦法,一切才能都有了辦法。自己的主張,是個人事業的出發點,也是國家轉危爲安的關鍵。順着自己的主張與意見往下看,破碎的江山還可以馬上整理起來,條條有理,頭頭是道。他吐了一口長氣。江上還落着零散的雪花;白鷗已不知隨着江波飄到哪裏去了。
是的,他知道自己的思想是前進的。他天然的應當負起救亡圖存的責任。他心中看見一條白光,比長江還長,把全中國都照亮,再沒一點渣滓,一星灰塵,整個的象塊水晶,裏邊印着青的松竹與金色的江河。不讓步,不搬動!把這條白光必須射出!他挺了挺胸,二十五歲的胸膛,吐出萬丈的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