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槍響了,我準備打仗!”武三弟還捨不得立起來。“起來!打槍的地方還離這兒八里地呢!”
這個小故事不久就傳遍了全連,大家很快地都認識了武三弟,而且都喜愛他。
鄧名戈心裏有勁,而不大愛說話。他是團員,又是功臣,而且老那麼少說少道地真幹事兒,所以威信很高。雖然因不愛說話而得了“老蔫兒”的綽號,他可是個大高個子,渾身是膽。現在,聽到武三弟說“不怕了”,他想起武三弟準備打仗的那個小故事,他笑了笑。“武三弟,你長了膽量!”
章福襄也想鼓勵武三弟幾句,可是機槍手靳彪從後面趕來,把話岔過去了。
AA離頭一批人不遠,後面來了郜家寶和王均化,一個十八,一個十九,兩個團員。他們倆常在一處。雖然小一歲,郜家寶卻比王均化高了一寸。看樣子,王均化不易再長身量,他長得橫寬。郜家寶長的細條,眉眼也清秀,說話舉止還有些象小孩。雖然樣子象小孩,可是胸懷大志,老想立下奇功,成個英雄。因此,喜愛沉穩嚴肅的王均化肯和未脫盡兒氣的小司號員交朋友。自從一入部隊,每逢聽見槍炮響,小郜總是眉飛色舞地說:“過年了,又過年了!”據王均化看,這未免欠嚴肅。可是,再一想,把打炮比作過年放爆竹,到底是沉得住氣,有點膽量啊!
小王的眉眼也很清秀,可是臉方脖子粗。再加上橫寬有力的身子,他就很像個壯美的小獅子。他也並非天生的不淘氣;小時候他若是不登梯爬高地亂淘氣,他還長不了這麼壯實呢。可是,自從參加過一次戰鬥,他一下子變成熟了。平常,大家叫他小王,及至在戰場上,他給傷員們包紮的時候,傷員們都叫他同志。這樣得來的“同志”怎能不教他堅強起來呢?當傷員咬着牙,一聲不響地教他給包紮的時候,他很想坐下大哭一場。可是,他忍住了淚;孬種才落淚呢!有的傷員拒絕包紮,還往前衝。有的傷員負傷很重,拉住他的手說:“同志,不用管我,給我報仇吧!”有的重傷員只反覆地喊:“同志,我對不起祖國,沒能完成任務!”這些都教他明白了什麼叫作戰鬥意志,他不能再耍孩子脾氣了。他看清楚:在戰場上人與人的關係纔是同志與同志的關係,大家只有一條心,一個意志,汗流在一處,血流在一處。
所以他也拿起手榴彈,衝上前去。他既是戰士們的同志,就必須和同志們一同去消滅敵人。他忘了一切個人心中的那些小小顧慮與慾望,只記得搶救自己的傷員與消滅敵人。對自己的人,血肉相關;對敵人,血肉相拚;戰場上就是這麼赤裸裸的敵我分明。他沉穩了,嚴肅了,也堅強了。他經過血的洗禮。
“小郜,你今天發言嗎?”王均化回過頭來問。他走在前面,象哥哥領着小弟。遇到危險,他好擋頭陣;其實,這裏是不會遇到什麼危險的。
“我不準備發言,聽聽別人說什麼吧。你呢?”“我要發言!爭取發言!”